今年一月,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有一种要命的学生思维,认为所有的本事和有用的知识,是可以通过看书和上课学来的。初看时,我惊了一下,这不就是在说我嘛,而且本着这种思维,我才报了樊登读书训练营。难道我又冲动消费了?但是钱已经付了,容不得我后悔了,看看一群人读书能带来什么收获吧。
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句话经常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会对其中劣势一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在这里,我是对比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比什么呢?就比读书。
由于疫情的缘故,我将原定二月份的训练营推迟至三月。二月闲赋在家期间,就时不时翻一翻这十本书,当时读完的应该有三本。然而到了训练营开营,要完成相应打卡作业时,我发现对这三本书好陌生啊,我真的读过它们么?但画在“重点”内容下面五颜六色的线条提醒我,我读过,其中一本书还是《读懂一本书》。
既然对书的内容没有印象,作业自然没法完成,那就再读一遍吧。由此我发现一件事,不是我有读没有懂,而是读了没有输出,没有建立起我大脑内知识体系的关联性,所以读了没印象。
而训练营引导我做到了读书即有印象。怎么做到的呢?一句话,输出倒逼输入。除了有打卡作业需要完成,晨间领读和晚间分享我也报名参与了,如果没有看书,想完成作业和分享,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样的输出过程是经过大脑加工的过程,而不是重点划线、走马观花,效果自然不一样。明白了这点,现在我看书时,会在我觉得有启发的地方贴指示贴,然后写上我联想到的事物,这样我的知识网络又得到了扩大和延申。
2. 挑战还是游乐园
刚才提到的晨间领读和晚间分享,还有讲书人大赛、大赛主持、碎碎念这些活动,我都是闷着头报名的,都是我珍贵的第一次体验。报名参加似乎只是想验证开营时,我在小组自我介绍时说的那句话“不给自己设限”。
但当辅导员屠图询问我,为什么会报名讲书人大赛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没有将这些活动当作挑战,我只是觉得好玩,抱着很放松的心态报名的。似乎我把读书训练营当成了一个游乐园,付费进来的我就像买了一张通票,自然想把所有的项目都玩一遍,不然还觉得自己亏了。
由此,我又明白了一件事,之所以我觉得工作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是因为我总把它们看作一种挑战。但如果我把人生当作一个游乐园,当作一个无限游戏,在这个项目上没有晋级,我可以换一项目尝试,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还能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人生突然变得很有乐趣。
所以,我决定从这一刻起,把所以的事都看作游乐园中的一个娱乐项目,尽全力去感受人生的美好。
3. 极致践行
第一天正式打卡,我看书后,酝酿了很久,才去完成作业,卡着行动力爆棚最后时间节点提交作业,心跳快的就差吃半片美托洛尔了,总不能开篇就遭遇滑铁卢啊。随后,屠图在小组内分享了打卡先锋的诸多好处,我不想再因为工作耽误打卡。于是,我改变了每天十二点前睡觉的习惯,提前完成作业,卡零点打卡。实践之后,不仅能睡个安稳觉,白天真是一身轻,还有余力协助辅导员们提醒小伙伴打卡,完成班委工作。这么利他利己的行为,何乐而不为呢?
训练营中学习的《高效演讲》与《可复制的领导力》,还促进了我在另一个训练营中的分享表现,虽然以一票之差(自己没投自己,捂脸),错过与学界大咖同台直播的机会,但能够得到认可,就已经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了。
通过读书训练营,我重新认识了社群的影响力,在协助班委工作的同时,观察什么样的行为会影响书友,带来更好的激励效果,社群的影响力可以很大很大。今天,我决定将兼职的志愿者工作建立起微信沟通群,科室培训建立钉钉培训群,活用入群宣言、作业点评展示、颁奖鼓励等手段,调动成员积极性,让正面的能量充分发挥其影响力。
所以你看,学生思维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所有的本事和有用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看书和上课学来学习,而在于学了知识不去实践。这正呼应了我们4组的口号“学而习之,极致践行”。
最后,感谢樊登读书训练营,感谢以芋圆、屠图、强哥、林珑、轩妈、明华为代表的辅导员们对训练营的付出,没有你们,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社群体验;感谢喵喵姐、鸽子、超级爸爸微风、枪、小小sha、波仔以及其他书友对我的无条件支持和鼓励,是你们让我重新认识到,利他也可以带来快乐,带来受益那是顺其自然的事情。期待我们高手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