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本篇以五脏为中心,运用五行学说,宣扬阐明五脏之气的生理、病理、治疗特点及其规律,作為临床診治的准则。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也应之。
五味所入
五味所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因東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如此,酸味先入肝,入肝以养肝气,即是它最为初始的狀态。其他四味以此类推,也容易理解了。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故辛味先入于肺,入肺以养肺气;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苦味先入于心,入心以养心气;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故咸味先入于肾,入肾以养肾气;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故甘味先入于脾,入脾以养脾气。
五气所病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五脏之气失调后所发生的病变,火土淤积,气不得舒伸,心气失调则嗳气;肺气失调则咳嗽;肝气失调则多言;脾气失调则吞酸;肾气失调则为呵欠、喷嚏;胃气失调则为气逆为哕,或有恐惧感;大肠、小肠病则不能分别清浊,传送糟粕,而为泄泻;下焦不能通调水道,则水液泛溢与皮肤而为水肿;膀胱之气化不利,则为癃闭,不能约制,则为遗尿;胆气失调则易发怒。这是五脏之气失调而发生的病变。
五精所并、五脏所恶
五精所并、五脏所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简而言之,本脏恶本气。心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則病,故恶热。肺属金,金之体寒,而受寒則病,故恶寒。肝属木,其性与风气相通,而感风則伤筋,故恶风。脾属土,土湿則伤肉,故恶湿。肾属水,其性润,而得燥則精涸,故恶燥。
五藏化液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饮食入胃,其精微之气化生五种不同状态的津液,由各脏开窍处外溢。心主血,汗乃血之液。血充于全身,所以汗可出現在全身任何部位。中医的治病原則是“汗出而解”。不能大汗,否則損伤正气,病反不得治。如果出現真脏汗(汗出如油狀),則离死就不远了。从这个角度來看,就比较容易理解“心为汗”這個说法了。肺开窍于鼻,故涕出于肺。受风寒,则流清涕,受风热,則流浊鼻涕。肝开窍于目,故泪出于肝。肝郁時,心情处于抑郁不通暢状态,流泪会使之有所缓解。而眼屎則表明肝中有热;脾开窍于口,故涎出于脾。肾絡上貫膈入肺,上循喉咙,挾舌本。舌下有廉泉玉英二上液之道。故唾出于肾
五病、五邪、五藏、五劳、五脉
五病、五邪、五藏、五劳、五脉:“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五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藏之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很多人生病是因为神不安宁,切脉能深切感受到这,很多病根源于心,心病不治,其他病能难根治。而有些病,不仅仅是病的问题,魂魄不全,或者受过惊吓,这时候单纯从病的角度去治疗也很难奏效,需收其魂魄(这个不多解释,信则有,不信则无)。人的病也来源于平时的习惯,所以问诊时候需要详细了解病人的生活和工作性质,如果经常坐着工作,脾容易出问题,谓久坐伤脾;有的人经常躺着,容易出线气郁结,谓久卧伤气;还有一些人,年龄很大了,已经不适合有些运动,偏偏不信邪,经常远距离徒步,感觉精神还挺好,其实无形中已经透支了先天之气,也伤了筋,伤筋也即伤了肝血,后期危害很大,这类人切脉会发现,左关尺皆空,肝肾已经严重亏虚。如果是晚上徒步,不仅仅伤筋,由于违背四时之气,就更加损耗身体了,这些是基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