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追求完美的主义者,坚持认为付出总会有满意的回报,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人生的不如意。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道理也不用多言。但真正不如意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也不是那么容易一下子就可以把心态恢复过来。
在不如意时我才会想起已经拥有的一切,似乎这几个月来做了好几件大事,虽然也经历了不少曲折,但是结果还是相当满意。但我发现当一个人在连续一段时间内都比较顺意的话,肯定会有一定的不如意去鞭笞着你,那就是上天赐予的不完美。
面对这样的不如意时,我们往往会将着小小的挫折放大,觉得上天为什么那么不公平,自己那么努力,那么认真,为什么还是喜欢捉弄脚踏实地的我们?非常坦诚地说我不是个天资聪颖的人,以考试为例,人家考试前突击看看题库就可以考过了,但是我提前准备了一个月看书,甚至在考试前还通宵看题,还是没有能考过。这把年纪了什么大考小考都考过了,就是考不过上海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这样傻题,傻到类似于 :
1.新中国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于()年召开。A、1949B、1950C、195lD、1952
2.明确宣布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本届政府最大任务的会议是()。A、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B、九届人大二次会议C、八届人大一次会议D、七届人大一次会议3.()的波隆亚大学是在中世纪就建立起来的著名大学。A、英国B、意大利C、法国D、德国。
别人一次就考过三门,我是考了两次,一次过一门。考的题目太细,没有搞到内部题目是不能考好。
失意时躺在床上反思自己,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拥有了很多东西。户口、房子、、更重要的是能休息好(吃不好就不多说了,都参加工作了还是在食堂觅食,吃着冰冷的饭菜就想到家里热腾腾的佳肴:( ),还有家人健康和睦、朋友们的关心……我还有什么不什么不知足的?睡在温暖的被窝里,闷了还可以到操场吹吹冷风,跑跑步,自由得无牵无挂,想咋地就咋地。
人总会苛求太多的东西,那么多年来我发现得与失几乎是相当的,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得多于失的话,那么可以说这个人总体上生活比较如意,幸福。上天不会给予一个人太多的东西。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不如列一下清单,把一年中你感到如意和不如意的事情都写出来,一下子就会明白了。不一定是金钱、名利、事业工作上的得失,同时可以包括健康、家庭、快乐等因素,那都是会成一定的比例。
富豪和政客们在叱咤风云的同时,免不了绯闻的纷扰、巨大的精神压力负重,甚至家庭的和睦、安宁也受到影响。田间农夫们辛勤耕作,虽然脸朝黄土背朝天,但身心健康,可以自由地呼吸这清新的空气。之所以天地间形形色色的人无论贫穷富贵都能各在其位,那就因为一样非物质的东西存在——幸福感。这种奇怪的感觉能让放羊娃开心地唱着歌、拾荒者乐呵呵地秀着自己捡到的值钱宝贝、农夫们在田间地头欢畅地吸着旱烟、在西部支教的青年教师和山里娃们开心的做游戏……人生总难免有或多或少的不如意,知足二字能让我们常常感到快乐。而在遗忘规律中,人们往往不会记住太多失败的经历,只在心里留下美好的、成功的回忆。这也是一个能让人感到奇妙的“特异功能”,能让我们积极地生活下去。
相信自己永远只能脚踏实地地做事,不去苛求和妄想,想到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有福自然来”。少点功利的追求,多点满足爱好和提高自身修养的提升,只求耕耘,不去计较得失,做好本职。
境由心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朵绚烂的花儿,没有什么理由去妄自菲薄。在上天给予的不完美中才有更高的目标,有志气和理想的人生必会绽放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