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建社会发展到21世纪,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诞生了很多的职业,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职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俗话说得好“360行,行行出状元”。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行”,又该如何成为该行业的“状元”呢?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娶媳妇生孩子,度过自己的一生。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朋友遵循了父母的教导,选择了一个普通的稳定的工作。但这个真的是他内心所期盼的工作吗?是他愿意为此付出一生的事业吗?
我举一个优秀的候选人的案例,姑且叫他A总。
当A总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他就明确了自己毕业后要进入医疗行业的某TOP公司的目标。所以从大一就开始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等到大二的时候,他的成绩已经名列前茅了。然后他打听到有一个学长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到这个学长,让他帮忙争取到该公司去做实习生的机会。学长见他态度诚恳,就答应了。接着大二结束的那个暑假,他如愿到了这家公司去做暑假工。在2个月的时间里面,他非常勤奋地工作,虚心向领导和同事学习,得到了一致赞扬。后面的结果如大家所料,每年的寒暑假他都到这家公司去实习了。大四很多同学还在到处投递简历的时候,他已经收到了心仪的OFFER了。
在后面的工作中,他表现出来超强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升职了。他每天工作结束后会做一个总结,发现不足,然后在后面的工作当中去做改进。下班回去后和周末继续学习各种技能,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就这样,慢慢地他成了公司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最近一次和他联系,发现他已经是公司的副总了。
从这个例子里面可以看到,一个人如果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全力以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呢?
首先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什么是合适的职业?个人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最重要的一点的符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不同岗位需要对应不同的性格,比如销售岗位需要开朗、擅长交际,在中国还需要懂得酒桌文化,研发岗位则需要能够耐得住寂寞。这2种职业需要2种性格截然相反的人。
2: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低。随着5G时代的到来,很多职业都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越是重复性高、需要脑力劳动少的岗位,被替代的可能性越大。比如前阵子一个36岁的收费站大姐被迫下岗而失声痛哭“我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收费站,什么都不会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收银员、银行柜员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智能机器。如果你在二十多岁就选择了一个随时就可以被机器替代的职位,等你到了30岁突然失业了,那再重新选择难度就大大增强了。
3:这个职业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乐在其中。当然,绝大多数人是在工作之后才发现这份工作是否是自己所喜欢的。这个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的过程。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请教身边已经在做同样工作的亲戚、同学和朋友,以此来对该工作做一个深入的了解。
经过仔细的思考,选择了一个职业之后,那就要选择行业和公司了。行业和企业按照生命周期分为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所以我们倾向选择成长期或者成熟期的企业。
(图片来自于网络)
然后在后面的工作当中,需要不断学习,建立强大的知识体系,丰富职业技能,拓宽行业人脉。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