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坐在公交车上,听见邻座的两位家长的谈话,现摘录如下:
一个说:“唉,昨天把我累的,回家坐在沙发上,一动都不想动了。”
一个问“干什么活了,就把你累成那个样子?”
“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了,小区院子里的几个孩子都报了英语补习班,这下,我那囗子,非让儿子也上不可。本来,我是不主张孩子一年级就上英语补习班的,可拧不过我那囗子。一吃过早饭,就跟她视察补习班去了。”
“找好了吗?”
“唉,这家人太多,那家老师的语音不准……总的都不满意。”
“还没找到?”
“跑了五个多钟头,挑来选去,最后在一家《剑桥英语》总算报了名。”
“那就好!”
“你说如今的家长,不知乍想的,六岁多的娃在学校呆上五天,星期六,星期日都过不安宁,既想让上这,又想上那,娃的童年还快乐吗?”
“是呀,我女儿上三年级,既上舞蹈班,又上钢琴班和英语。,她妈说,过段还要报奥数,我看着闺女都心疼。不叫上罢,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唉,难呀!”
我到站下车了,可那两人对话,不时地响在耳边。多么值得深思啊!
教育部一再强调要减轻学生负担,可真正减轻了吗?学校不布置作业了,家长却布置。名目繁多的补习简直随处可见,这样的补习究竟对孩子有多大好处,难道不值得深思写?
“难啊!”作为家长真难,花钱,受累,不就是想让娃上个好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