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278页,60分钟
读完《白洋淀纪事》。掩卷沉思,意有未尽,有感慨,思绪乱。
此刻,睁眼闭眼,都是先生秀雅隽永、朴实无华却又走心的文字,都是冀中平原,微风拂过,田野里散发着麦子成熟的香气;都是白洋淀,湖水微漾,小渔船轻快地穿梭于芦苇丛间,都是层层的麦浪与密密的芦花荡,其间闪现着水生、小金子、杨兰、香菊、大绢等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她们勤劳、勇敢、聪明、善良,她们那么纯美,美在人情,在人性,也美在不论多艰苦始终不忘对美好生活的一份向往……
抗战的年代,硝烟是灰色的,但白洋淀的天空依旧是蓝色的,湖水依然是清澈的,旗帜依然是鲜红的。国难当前,面对凶狠残暴的敌人,他们不曾言败。他们是再平凡不过的军人、农民,也是英勇无畏的护国战士。
小说随处可见生活化的口语表述,生动自然,乡土味十足。孙犁将笔墨集中在普通人身上,着力描写与赞扬美好的风光和善良的人民,展现了劳动人民坚毅果敢的战斗精神和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读之,一来可以学习孙犁独具诗意的语言表现手法;二来能够领略冀中平原优美的水乡风光;三来可以感受闪耀的人性光辉,唤起心底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
孙犁在书里写道:“站在这山顶上,会忘记了是站在山上,它是这样平敞和看不见边际,只是觉得天和地离得很近,人感受到压迫。风从很远的地方吹过来,没有声音,卷起一团团的雪柱。”我们现在生活在这幸福安全的时代里是无数先烈、同胞们用血与肉换来的,他们是我们中国的脊梁,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为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负重前行。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以祖国今日之盛世告慰逝去的英雄烈士们。
关于先生的文字,他说的对,他写景写的是生命……记得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真正开悟的人对世界从不解释,即便他偶然对事物发表了某种看法------他也不认为他说的就是唯一的真相或真理。因为他知道,真相是不可知的,而真正之理亦不可说。即使是真相,那也是一个故事;而能被说出的真理,已经离开了真相。‘凡有所见皆是虚妄’,他们彻底的不被任何所迷。”这话,用之谈孙犁,甚好。
用平淡如水的文字来呈现诗意的生活,这是作家的一种善良。再次致敬先生。
摘抄几句,以回味。
那和天平齐的地方,有一点点红红的摇动的光;那光不是她指出,不能和星星分开。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
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服,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地把怀里的孩子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支插在孩子的裤档里。搜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地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
他沉默寡言,说话的时候,几乎是闭着眼睛;当谈到种地的事情,他才活泼起来。他常在吃饭的时候,和孩子们讲说种地的要点。但是孩子们好像并不愿意听,他对这点,很表示气愤,他说:“我教育他们,他们不听,学校里先生说的话,他们才认真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