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惯例,星期四下午我要去家综中心参加志愿者培训活动,到达那的时候已经有两位成员先到了。今天讲的内容是青少年探访技巧,中途又有两位2成员联袂而来。社工说上完课后有一个探访活动,问我们参不参加,所有成员的答案都是一致的,都愿意去体验一番。
之前有的成员去过几次了,我还是第一次,主要是每次说有探访活动的时候时间总是冲突,这次终于有机会见识一下探访的魅力。在出发之前,我们遇到了一个难题:探访路线无法确定,只有摸石子过河一步一步来。另外,我们这次的探访对象都是中心打不通号码的还不知道在不在家的那种人。在这两种不确定的前提下,我们在小巷里像是钻进迷宫一样找不到出路,不得已边走边问人,最后还是找到了探访对象的住所。第一个对象家里养了很凶的狗,而且主人一副不情愿接受探访的态度,让我们很是失望,但回过头想想打扰了别人午睡还想别人给你好脸色,这怎么可能吗?第一个对象以失败告终,于是又开始了第二个对象的寻找工作,说来也巧,第二个正是给我们指路的大叔,他很乐意接受我们的探访。
进了他家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比我们农村的老家还差,屋子不开灯阴森森的,挺潮的,最重要的是脏乱。说潮主要是为了讲一下他的脚有一点浮肿了,他那个患有精神的哥哥很是已经腐烂了。从他的说话中,我们了解到他平时去社区帮帮忙,然后就去捡垃圾,不光是废品,主要还是吃的喝的,因为没钱也不会做饭。不过他有一个美好的习惯,就是在捡垃圾的同时也会捡一些别人不要的花花草草,还有观赏鱼。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三楼的阳台上,平时就会上来浇浇水。
探访过程中,我几乎没有说话,因为实在不忍心在问一些难以启齿的问题。我的心里很是难受,真的只有深入群众中去,你才会了解到群众的难题。连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尚有如此之怪象,更不用说其他城市了。中国的养老保障制度还是无法与时俱进,更不用说与那些欧洲发达国家相比。但是社会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了,政府就不能不闻不问。城市化到底在考验一个国家处理社会变化中的难题,还只是单纯为了城市化所带来的红利而服务的,我是不得而知。之后的一天里,我的心情很沉重,已经没有了之前那种无所谓的态度,更多的是对这个社会的不理解。我想这个社会只有到了快要分崩离析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可是那时已经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