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复命后,朱元璋召集太子朱标、燕王朱棣和我在御书房议事。
"父皇,"朱标担忧地说,"这次朱樉逃走,恐怕会勾结江南势力。我们要尽快派兵..."
朱元璋摆摆手:"不急。朱樉这个蠢货,就算投靠江南集团,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我却想到了什么:"陛下,臣倒是担心另一件事。"
"说。"
"如今天下初定,各地都有不服朝廷的势力。若让他们知道皇子之间有了嫌隙,难保不会趁机作乱。"
朱棣点点头:"林大人说得对。而且据我所知,最近北方也不太平,似乎有人在暗中串联..."
朱元璋眼神一凝:"你是说,需要一支专门的力量来打探消息?"
"正是。"我心中一动,"臣以为,可以组建一支秘密力量,专门负责打探各地情报。"
"哦?说说看。"
我铺开舆图:"这支力量要分成明暗两面。明面上是锦衣亲军,作为皇家卫队。暗地里则派人打入各地,随时汇报情况。"
"锦衣亲军?"朱标皱眉,"这名字...会不会太过张扬?"
"正是要张扬。"我解释道,"让人以为这只是个装点门面的卫队,实则暗中..."
"好!"朱元璋拍案而起,"就叫锦衣卫!林修远,这事就交给你了。"
我心中一惊:"这...臣恐怕..."
"有什么好怕的?"朱元璋道,"你小子聪明,最适合干这个。"
"是,那臣斗胆提几个建议。"我深吸一口气,"第一,锦衣卫要直接对陛下负责,不受任何衙门节制。"
朱元璋点头:"准。"
"第二,要给锦衣卫足够的权力,但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比如所有行动必须有据可查,不得滥用职权。"
朱棣若有所思:"这是要避免将来变成不法之地?"
"正是。"我继续道,"第三,锦衣卫的人选要严格把关。宁缺毋滥。"
朱元璋露出赞许的神色:"好!这才是朕要的锦衣卫。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你小子倒是挺会给自己设限的。"
我苦笑:"陛下,这不是设限,是为了让锦衣卫能真正成为朝廷的利器,而不是祸害。"
走出御书房,朱棣拉住我:"林大人,你这步棋,走得可真妙。"
"殿下何出此言?"
"你既得了实权,又不会让人忌惮。"朱棣笑道,"这锦衣卫看似权势滔天,实则处处受制,倒显得你深明大义。"
我心中一凛。不愧是未来的永乐帝,这么快就看出门道了。
"殿下说笑了。"我正色道,"臣做这些,都是为了江山社稷。"
朱棣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但愿如此。对了,我听说你要亲自出去查探消息?"
"是。陛下身体刚好,臣想趁机查查这次刺杀案的来龙去脉。"
"小心些。"朱棣拍拍我的肩,"有些事,知道太多未必是好事。"
看着朱棣离去的背影,我陷入沉思。这位燕王说得对,有些事知道太多确实危险。但更危险的是,不知道敌人到底有多少,又藏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