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战国时代是一个充满了争斗的时代,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权势、地位、财富这些东西,可是也有人选择了一种潇洒、自由的生活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
庄子,名叫庄周,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他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圣人老子的思想,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清静无为”,不追求名利,看淡生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他特别善于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观点和讲述道理,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寓言。
这些故事都记载在一本叫做《庄子》的书里面,文字都非常的优美。
比如《庄子·逍遥游》里面开篇讲道: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意思就是北海有一条叫做鲲的大鱼,有几千里那么大,这条鱼变成鸟之后,就叫做鹏。鹏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像天边垂下来的云朵。
后来这个大鹏鸟要去往南海,它扇起翅膀就能掀起三千里的海浪,凭借着这个力量,大鹏直接飞上了九万里高空。
海边有一些飞不高的小鸟就在嘲笑大鹏,说:“我们平时飞到树枝那么高就可以落下来了,它为什么傻乎乎地飞那么高呢?”
这个故事就比喻了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只能停留在原地,得不到进步。
后来还演化成了“扶摇直上”和“鹏程万里”这两个成语。
在另外一篇《庄子·秋水》中,给我们讲了一个“井底之蛙”的故事。
说是有一只青蛙住在一口枯井里面,它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
有一天,青蛙见到了井口爬过来的一只大海龟,就跟他说:
“海龟兄弟,你看这么大的井都是我的地盘,你从来见过这么广阔的住处吧,今天就让你开开眼界,进来参观一下吧。”
大海龟试着往井里爬,却只能伸进来半个身子,因为井口太小了。
海龟就对青蛙说:“我在东海那里生活,海水无边无际,没有办法形容它的广阔。大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洪水,海水也没有加深;商汤的时候十年有九年干旱,海水也没有变浅。这才是我居住的地方啊。”
青蛙听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后来的人们就用“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形容见识短浅却又狂妄自大的人。
其实我们以前讲过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也是庄子写出来的。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庖(páo)丁解牛、夏虫语冰、屠龙之技、邯郸学步、相濡以沫、朝三暮四、捉襟见肘等等几十个成语,都是出自《庄子》一书。
小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找来读一读,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