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的泥学院也迎来了大收获,南瓜、豆角、冬瓜、丝瓜、小西红柿、玉米……小朋友们看到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农作物,显得非常兴奋。
一、和南瓜的初接触
在走一走、逛一逛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认识了各个农作物的名称,我们把自己种植的南瓜和小西红柿采摘下来。
“这个南瓜怎么弯弯的像个小船呐!”小朋友们在采摘的时候相互讨论着,“我喜欢那个橙色的南瓜。”
回到教室,每个小朋友都想去跟它来个亲密接触,摸摸它、闻闻它,还用画笔画下来了采摘的场景呐。
一次家长进课堂的机会,我们把南瓜剖开,看到了它里面的模样。
“里面摸起来软软的,还有种子呐!”聃阳小朋友兴奋的说起来,每个小朋友都想摸一摸,于是给每个小朋友切了一小块瓜瓤带回家。
师:“你们知道他们的种子叫什么吗?”
“它的名字是南瓜籽。”
在活动区时间我们把南瓜籽进行了与瓜瓤的剥离和晾晒,“南瓜籽有什么用呢?”这个问题小朋友们将会利用周末查找资料,我们也会进一步进行探究。
二、泥学院采摘趣事多
(一)玉米里面怎么是白色的?
在泥学院进行采摘时,我们发现了玉米,小朋友们扒开玉米看了看。
“它里面怎么是白色的?”朝砚小朋友疑惑的问道。是啊,教室里的是玉米粒是橙色的,它怎么是白色的呢?
木木:“它没熟吧!”
师:“是这样吗?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查查资料吧!”第二天一大早,孩子来的时候就有小朋友跟我说,“那个是黏棒子,所以玉米粒是白色的。”孩子自己找到了答案。
(二)我和玉米比身高
在路过玉米地时,小朋友们站在玉米杆旁边,不由自主地说:“它比我还高呐!”
看到小朋友如此有兴趣,我们把两个玉米杆带回了教室,在自然角继续观察玉米杆。
师:“我看到小朋友跟玉米杆比身高,是谁高呢?”
幼:“玉米杆!”
师:“那怎么能真实测量到玉米杆的高度呢?”
好几个小朋友举起手来:“用尺子。”
师:“好,那可以带来尺子,我们一起量一量它的高度。”
幼:“好!”
第二天有一位小朋友带来了卷尺,测量的工作开始了。有两个助手,一个记录员,一个测量员。“老师,够不到啊,太高了。”于是我鼓励小朋友自己想办法,他搬来了一把凳子。
看一看的它的刻度是多少?“140”
后来小朋友们又相互测量起身高来,“该我给你量了。”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相互测量起来。
三、玉米浑身是宝藏
每天我们将玉米、南瓜、葫芦等拿出去进行晾晒,晾晒好的玉米进行剥玉米的工作,小朋友们非常喜欢这个工作,餐前餐后都有小朋友前来尝试。
将玉米皮、玉米粒、玉米棒、玉米须分类收集,并投入到各个活动区当中。
小朋友用玉米须做向日葵中间软软的花盘。
用玉米粒、玉米皮做正在绽放的花朵。
教师思考: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在幼儿走走、看看,亲身体验采摘和制作的过程当中,也是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过程,孩子们真实见到了南瓜、玉米等等农作物。并进行搓玉米棒、测量玉米杆,用农作物进行制作等活动,正是在这些过程当中孩子们更加了解农作物。
2.在进行测量的过程当中,小朋友们充满了兴趣。但中班幼儿对于刻度的认知还比较浅薄,在记录的过程中也遇到困难,这也是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与观察。
3.在农作物做制作的运用当中,我们使用了玉米须、玉米皮、玉米粒、花生壳,还有一些是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比如:花生粒、玉米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