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读《三国演义》:第1—9回情节梳理

情节梳理

第1回,主要写了四条线。十常侍之线,黄巾军作乱之线,官府镇压之线,刘关张之线。主要事件:十常侍乱朝→张角三兄弟黄巾起义→刘关张桃园结义→刘关张投军作战。主要人物有:十常侍,张角三兄弟,刘关张等。

第2回,主要写了三条线。继续刘关张之线,接续十常侍之线,新起何进之线。主要事件:刘关张扫清黄巾余党→备除授安喜县尉→飞怒鞭督邮→十常侍乱政(忠臣刘陶、陈耽死)→备守平原县令→何进召外兵谋诛十常侍。主要人物:刘关张、十常侍、何进等。

第3回,这回主要写了四条线。继续并结束何进之线,新起董卓之线,接续并结束十常侍之线,新起反卓之线。主要事件:董卓进京→十常侍杀进→绍等杀十常侍→卓借废立初行威→李肃说吕布→卓借废立再行威。主要人物:董卓、李儒、丁原、李肃,吕布、袁绍等。

第4回,这回主要写了三条线。继续卓之线、反卓之线,起操之线。主要事件:卓行废立之事(丁管以死反卓)→卓杀少帝唐妃、残害百姓→伍孚行刺卓败→操行刺卓败逃→操中牟县遇陈宫→操杀伯奢一家。主要人物:董卓,丁管、伍孚、王允、曹操、陈宫等。

第5回,这回主要写了三条线。继续操之线,新起盟军一线,接续卓之线。主要事件:操招兵反卓→反卓盟军成→云长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主要人物:曹操、刘关张、华雄、吕布、袁氏兄弟等。

第6回,这回主要写了四条线。继续卓之线、操之线,继续并结束盟军之线,新起坚之线。主要事件:卓行凶迁都→操追击卓败→坚匿玺背约→坚、表结怨。主要人物:董卓,曹操、孙坚、袁绍、袁术、刘表等。

第7回,这回主要写了两战:绍瓒之战,坚表之战。稍涉董之线。主要事件:绍、瓒结怨→磐河之战→坚得术书→表、坚之战(坚屡战屡胜)→坚中蒯良计身死。主要人物:袁绍、公孙瓒、赵云、刘关张、孙坚、袁术、刘表、蒯良等。

第8回,这回主要写了两条线。继续卓之线,起王允之线。主要事件:卓恶行(降卒事、张温事)→王允定下连环计(送女于布、卓)→董卓大闹凤仪亭→布生反卓心。主要人物:王允、貂蝉、董卓、吕布、李儒等。

第9回,这回主要写了三线。继续并结束卓、允两线,新起李傕等西凉反军之线。主要事件:李儒劝卓败→允说布→布说肃→肃诱卓→卓伏诛→蔡邕之死→李傕等求赦不成,反→肃战败,布杀肃→布败傕计投袁术→傕等入京,王允死。主要人物:李儒、李肃、董卓、吕布、王允、李傕、贾诩等。

这几回情节的发展,有时是几线并行。有时是一线结束,另一新线起。有时是一线并未结束,另一新线又起。有时是一线里生出几线,有时是几线汇聚到一起。但无论是怎样的情形,这几回内容都是围绕“国家社稷”或是皇权问题而写的。这些因国家社稷而出动的人,他们心思各异,有的是为公,真心担心国家社稷之安危、黎民百姓之疾苦;有的只是为一己之私,只为夺取权力以满足其私欲。董卓便是这借公谋私之典型代表之一。董卓之线从第二回新起之后就一直延续贯穿到了第九回董卓死才结束。所以,这条线是前九回的主要线索。而前九回正是围绕着这条线索写了董卓的乱政以及各路人马的反卓行动。这几回人物众多,我们可将之分为两个阵线,一个是董卓阵线的,一个是反董卓阵线的。董卓阵线的突出人物有:董卓、李儒、李肃、吕布等。反董卓阵线的突出人物有:王允、曹操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