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王蒙,大家都很熟悉,老一辈作家,著作等身,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等等,蔚为大观。人近暮年,又回到故纸堆,讲《红楼梦》、《老子》,出版哲思录,热闹热闹。昨天他写了一个盘点,发在《新民晚报》“夜光杯”栏目,我看了以后颇有感触。
今年夏天,写就了五万字的中篇小说《生死恋》,风风火火,笑笑哭哭,云集浪起,柳暗花明。写小说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王蒙老矣,尚能小说也。
写小说的精神值得学习,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在意“小说家”这种身份。中国的小说向来(应该从新时期开始算)不景气,写的人多,写的好的人少之又少,我之前计划编一本《中国现当代小说经典》之类的书,找了半天也凑不齐一本,就放弃了。说回王蒙。但是,为了显示自己还能写小说而写,不如不写。
还完成了《地中海幻想曲》两个小短篇。连同中篇它们都将在明年初与读者见面。
你看,很明显的是,老一辈作家不愁没刊物发表他们的文章的。莫言这一年也写了新作,马上就有著名刊物奔走相告做宣传,到手一看,写得也就那样嘛,特别是有一首叫《七星耀我》的诗,不敢恭维,莫言老师还是专心写小说吧,期待。再说王蒙的《地中海幻想曲》,一看名字就丧失了翻开的欲望,让人想起地中海的旅游指南了。
首次访问了古巴、巴西、智利。见识了拉丁民族的阳光社会主义,还有平地规划而起、建筑饶有新意的巴西利亚,以及聂鲁达的海边故居。与作家、学者、大学生们相互进行了极友好的交流。绕地球一圈回来了。
公派出国交流,这些年太多了,无非是像跟团一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讲几句话,美其名曰“交流”。王蒙乐在其中。
完成了阅读《列子》的转述与点悟一书。完成了“喜马拉雅”发行的读孔孟老庄的百讲音频。完成了“磨铁”《读孔孟老庄》的简本丛书。完成了新版陪读(评点)《红楼梦》。
都是“应制之作”也。不多说。
乘邮轮地中海珠宝号,游览意大利与希腊,特别是希腊诸小岛,妙极。
又一次出国,不知是公费还是自掏腰包,想来《地中海幻想曲》的灵感来源于此吧。
阅读陈彦著《主角》,观赏罗怀臻编剧的淮剧《武训先生》,都很感动,参加了有关活动或写作了剧评。
大约是被“请”去的。陈彦的《主角》好像有两大本,写陕西秦腔名伶半生故事,太长了。何不再长些,写个“长河小说”?我想起张炜的《你在高原》,足足十本,据说花了十年,最后得了茅奖,评委当真看完了?王蒙说“感动”,感动在哪里,他没说,也不会说,这是交际用语。
到郑州、宁波、余姚、绵阳、青岛、博乐、上海、广州、深圳、河源等地讲课与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居然去了这么多地方,忙得很,又是讲课又是参加文化活动,还有写小说的时间吗?这应该是名作家成名之后的最后阶段了。
参加《小说选刊》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四十篇优秀小说与《人民文学》改革开放四十年特殊贡献颁奖活动。获得有关奖项。
哈哈哈!
诸位窥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