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断的看到关于中美问题的谣言,本想不去理会,发现越来越多人在讨论,传的人也越来越多,也有不少的客户来询问这个事情的影响,当前的谣言版本已经到了美国要把全中国的金融系统驱逐出美元结算体系,也就是不允许所有中港金融机构使用swift系统进行美元结算。
什么是swift系统?
SWIFT(Society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是一个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间银行的非盈利组织,欧洲的交换中心位于阿姆斯特丹,北美的交换中心位于美国,控制该系统的董事会有25个席位,美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和瑞士各拥有2个席位,其余的一些会员国各有1个席位,当然也有很多国家一个都没有。
Swift系统主要为两个需要交易的国家提供发送代码、接收代码、结算入账的服务,也就是说任意两个国家间的国际结算一般来说都需要用到swift系统。与之类似的还有IBAN系统,即International Bank Account Number,翻译过来就是国际间银行账号。最初IBAN仅用于欧盟境内汇款,但其结算格式也适用于全球,如果从中国往欧洲汇款,只要对方银行支持,可以使用swift系统,也可以使用IBAN系统。
说到这也很清晰了,虽然SWIFT系统用于美元的比例显然会更高(欧元区结算用IBAN多),但是从其构成看并非仅由美国单一一个国家控制,而大宗商品如石油黄金均使用美元结算,即使美国的话语权相对更强,但美国并没有权力一票将中国踢出会员国。同时,以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和经济联系来说,禁止中国金融机构进行美元结算,也不符合美国自身的利益。何况中国还持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样的做法来以债务人的角度为难债权人,使其无法结算债权人持有的同币种的自己国家的国债的货币,也不符合可行性。
为什么会有这个谣言?
其实这个新闻的源头是路透社报导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正在考虑被禁止进行美元结算及交易的最糟糕情况,而原因在于这两大银行给可能被制裁的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看到这里我们也明白,主要根源还是在于美国的科技打压,若华为等公司被列为制裁企业后,继续为被制裁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也将受到美国的制裁,这才是新闻的源头。而经过不同媒体的转载(包括英文媒体)后,新闻就变成全面禁止香港美元交易,再然后又变成禁止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银行进行美元结算。
传播中新闻偏差的变大也反应了大家对新闻的解读趋向于悲观化和夸张化,许多的外资银行同样在中国大陆提供金融服务和美元结算,在香港这个比例就更高了,完全使香港和中国大陆无法进行任何美元结算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事。
说到这里真的特别建议在阅读涉及到对美国政策的报道时,尽量去翻翻源新闻。前两个月被各大媒体争相报导的美国政府计划给所有打算迁出中国的美资企业提供费用报销的劣质翻译也曾经闹出了巨大的笑话(原文是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建议政府允许美企将迁出中国迁回美国的所有成本费用化,而正常来说新建厂房是资产化)。
退一步说,真的美国施压让swift系统不再与中国及中国企业做任何结算,最后损失最大的可能是美元本身,得利的将是欧元以及IBAN系统,人民币的结算量也将大量上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完全没有必要将之推向欧洲,甚至是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
所以,关于这个新闻,不要再疯狂传播了,建议大家静观其变,我们不能说永远没有这个可能性,但现阶段在没有任何媒体报导,源新闻也并非这个意思的情况下,再传播真的就是纯粹的智商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