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女儿马上进入小学,最近一直为学校的事情而奔波,这周去了一所新的民办学校听了校长的演讲,深受启发。
因为是刚创办,所以校长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办学理念以及未来趋势、教育的本质、高考的改革方向、未来人才的要求等等。但是这次主要不是分享这些,而是谈谈校长推荐的一部非常优秀的影片《地球上的星星》。
接触这部影片已是多年前的事情,在这之前我已看过两遍,印象非常深刻,但是听完讲座回来后,我还是将该片重温了一遍,依旧被感动的泪流不止。
我的头脑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如果片中的小男孩伊夏没有遇到这么好的老师,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想了无数的可能,
比如他会成为一个自暴自弃,讨厌身边一切的人;
比如他会倾其所有力量反抗这个社会,作出一些可怕的行为;
再比如他会因无法承受来自外界以及父母的压力而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不敢再往下想太多,因为一想就很痛心,值得庆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在他快到奔溃的边缘时,老师想尽办法将他拽了回来,可以说老师救了他一命,改变了他的一生。
但是现实社会中,有多少个幸运的儿童可以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呢?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个老师真心为了孩子,关注孩子心理发展的呢?
如今高考的指挥棒,指挥着所有老师包括家长,只要分数高,学习好,其它方面甚至可以忽略。
就如校长从他自己的从业经历总结说,大多数老师的脑门上都是刻着分数的,你的分数高,你就是好学生,你的分数低,你就是差生。判断依据就是这么简单。他们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来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他们为了绩效的考核,眼里只有成绩,只要能提高个两分,就是帮了他大忙。
难道教育的本质是变成考高分了吗?
教育不应该是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吗?
教育不应该是发挥每个孩子所长,发现个人优点吗?
教育不应该是给予尊重,使孩子成为有人格魅力的人吗?
可现在的教育更像是工厂批量生产相同的零件。
标准答案是唯一的、不要产生与老师不一样的奇怪想法或答案。
影片️两个场景深刻的反映了这个现象。
1.伊夏来到新学校,一次课上,语文老师让他的同桌读了一首诗,让他说说诗的含义。伊夏说了自己的理解,结果遭到老师以及同学的嘲笑。只有他的同桌告诉他,其实他理解了诗的真正内涵,其他同学只是记住老师的答案,还告诉他,老师很严厉,只要记住老师给的标准答案就行。
2.一次美术课上,伊夏被窗外鸟窝中鸟妈妈喂养小鸟的场景而吸引,结果老师不但粗暴的将粉笔砸向他的脑袋,还被戒尺重重的打了几下指关节,并要求他按照桌上的模型画出一模一样的画。
宝贵的好奇心、想象力就这样被消灭了,他原本最爱的画画兴趣也失去了。
想想如今的教育,何尝不与之相似。孩子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失去了思考能力,唯有头脑中塞得满满的知识、教条。
影片中伊夏原本是一个聪明伶俐、有独特思维、极其富有想象力以及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孩子,在应试教育的打压下,在老师的羞辱体罚下,他变得目光呆滞,毫无表情、失去活力,连唯一的爱好画画也不感兴趣了。
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好在伊夏遇到了懂教育、爱孩子的美术老师。在被发现他的状态很糟时,老师通过调查、家访得知伊夏成绩一直不好的原因是有阅读障碍,并在家访时意外发现原来伊夏画画很好。于是他向校长请求特殊对待这个孩子,并申请对他进行额外的辅导。
为了拾回伊夏的自信心,在一次美术课上,老师例举了很多从小也认读很差的名人,比如爱因斯坦、著名印度歌手等等。
认读不好,不能全盘否定一个人,因为他们有其它优于他人的地方,他们有独特的思维模式,课上老师向大家传输了这样的思想。这一次课给了伊夏很大的鼓励,不但帮助伊夏拾回了信心,也帮助他重拾了画画的兴趣,他充满好奇、希望的眼神又回来了。
接着在老师的不懈努力以及鼓励与信任下,伊夏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开朗,笑容再一次回到他的脸上。
最后,老师特意为他举办的一次画画比赛,伊夏得了第一名,这是他第一次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领奖台。当他在台上偷偷看到老师所画的是嘴角上扬的自己时,他感动的抱着老师哭了。
这是才是一位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爱孩子、懂孩子、给予他们鼓励、关爱,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成为自信、开朗、阳光、具有想象力、好奇心的人,这才是老师的职责,也应该是教育的初衷。
真正的教育应该如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