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写作群内一个叫秋月的网友发了一张坚持早起99天的打卡图,群内小伙伴都夸她自律,随后大家就讨论起了「坚持」的话题。
有人问:你目前一直坚持在做并且有收获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抛出后,群里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说,坚持健身1年,拥有了让人羡慕的马甲线;有人说,坚持写作2年,成了多平台的签约作者;也有人说,坚持画画3年,从小白到拥有几万粉丝的绘画大神,通过教画画实现月入几万.....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讨论,没有说话。忍不住也在心里问自己:我坚持过最长时间的一件事是什么?
仔细想了想,想做的事情很多,实际坚持在做的也不只过三两件:
跑步,从一开始的断断续续到现在固定每周3-4跑,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2年多。若要问从中收获了什么,其实也不好用具体事物来衡量。
除了体态上的变化,我觉得最大的收获还是心态的改变,这个习惯的养成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和改变。
早起,一开始早起是因为跑步,到后来慢慢就成了一种习惯,偶尔赖床也会变得有些焦虑。
这种焦虑也说明一但习惯养成,这个习惯就会无形中对你产生一种约束,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打破的原因。
早起是做到了,但是越坚持就越发现,难的不是早起,而是如何有效利用好早起的时间去,让早起变得有意义,这一点还需要学习。
学粤语,不算前期一些零碎的时间,开始做粤语培训指导也1年有余了。
这个过程中,在面对一些困难和质疑时也曾想过放弃,但只要想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会是选择坚持下去,因为放弃的成本太高。
很多人问我过,为什么愿意在粤语这件事情投入时间和精力。我一般都会笑笑说,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其实,我心里清楚,在学粤语这件事上,坚持并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同时还有需求,我的需求很明确:将它打造成为交流和变现的工具。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觉得,把学习和赚钱扯上关系,太功利了。的确,我不否认这一点,也不会觉得难为情,因为赚钱也是检验能力的标准。
我们都希望自己坚持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于喜欢,可如果对一件事只有喜欢而没有需求,也很难从一而终,特别是在困难面前,仅凭那一点点喜欢是没有办法支撑自己坚持下去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我们说喜欢的事却没办法坚持下去的原因,比如:练字、英语、写作。
一但这些事情在工作或生活上没有显性需求时,坚持就会变得浅尝辄止,因为即使放弃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或影响。
就拿跳舞和画画这两件事来说,一开始也是因为喜欢才报的班,结果是跳舞只坚持了两个星期就放弃了,画画也已经没脸没皮的留级三期,虽然没有放弃,热情却早已不复当初。
没能坚持的原因,除了懒以外,主要也是因为这两项技能的培养对目前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因此,坚持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而和一起报名画画的同事珠珠就不一样了,她不但坚持完成了每节课的作业,而且每幅画都完成得很认真。我以为这个平时爱赖床,除喜欢看小说之外没什么兴趣爱好的女生,对待画画这件事应该也会像我一样半途而废。
很快我就发现,我这种想法是错的,她不但没有半点要放弃心思,还热情高涨,她的认真和坚持完全出忽我的意料。
有时候她会来我宿舍和我作伴,我录课程,她画画。越相处,我就越折服于她那股认真的劲,她可以为了给一幅画上色耗上一天的时间,一层层一点点的叠色,直到画出满意的效果。
这份用心和努力足以表明她对画画的喜爱,以及她对画画这项技能培养的决心。
虽然,我也可以为了录好一首诗,读准每一个字,重复录制很多很多遍。但她对画画这股认真的劲我是怎么也学不来的。
原因就在于,喜欢和需求的程度不一样。这也恰恰说明了,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决定了你是否开始,而让你坚持始终如一全情投入的是兴趣+需求。
之前参加写作训练营时,课程导师弗兰克曾讲过一句话,让人记忆深刻:请你们为写作找一个理由,一个能让你在想要放弃时用来提醒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
后来才明白他在第一节课上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为了让我们在开始学写作前就认清对写作这件事的需求,并以此激励自己坚持下来。
在学习粤语这件事上,有些朋友对于开始犹豫不决,有些朋友开始后半途而废。或许我们该问问自己:对于学粤语我到底是喜欢还是需要,或者喜欢也需要?
喜欢到什么程度?在生活和工作中又是怎么样一种必要?我愿意为了它放弃什么?又想通过它得到什么?
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会更便于你做出正确的决定,是选择继续坚持还是及时调整方向。
希望今天的碎碎念能带给你一点点启发和触动,如果你有想做的事,就大胆去尝试吧,明确目标后,全情投入并且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相信时间会在不经意间回报你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