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虽然没有简单到是“两个邓超争孙俪”这样简单的故事,但也确实不复杂。它足够精简,让张艺谋得以将心思放在了画面上。
这带来了两个后果:剧情高潮不足、画面盛极则衰。
当然,虽然有不足,但在国庆档的诸多影片中,还是值得一看。画面确实美,虽然有一个亮点就抓住不放,弄到观众腻味,这是个问题,但看起来张并不打算解决这个问题。
还愈演愈烈了......罢了。
懂得克制,是真的很难吗?
随便说一下对内容的一些解读吧。
两个邓超的博弈,一人分饰两角未必有想象中那么难
但邓超的完成,也已经相当好了。
在《影》中,邓超一人分饰两角:都督大都督子虞、替身(即“影”)境州。故事中的都督子虞已经是刀伤发作,病邪入体的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而那个据说与他十分相似的“影”,看起来还是一名壮年男子的模样。影片开头那一段,子虞为境州伪造刀伤,两人都脱去了上衣,身形的对比非常明显。
“影”和其真身无论是扮相还是气质上,在这个故事中的差异都非常大。邓超分饰两角只要完成了外形扮相上的功课,可以说,以一个演员的基本功,就可以大致将这两个角色做到“合格”的地步。
相较而言,更难演绎的是“影子”境州的心绪流动。
在故事的进行过程中,“影”与其真身,存在着权力的流动,而“影”这个角色,则从几乎完全的服从,再到懵懂,一直到最后完全觉醒。
一开始的“影”,问着“我到底是谁”。他一生孤苦,因相貌与子虞相似,被买来当替身。说是替身,其实也就是工具,没有把他当人看。当都督夫人小艾温柔待他,他便欢喜。这是一种最本能的对异性的好感,他说的“可以为了你做任何事”,是他这阶段的想法没错,淳朴而愚蠢。
“影”还不明白自己是谁,也并不明白他的“好感”到底是什么。
“影”知道自己与杨苍决斗,只是在拖延时间,只须撑足半个时辰,为敢死小分队争取时间。但他仍然没有丝毫质疑,上场搏斗去了,并且顺利撑到三合之后。
境州破后,他走在幼时熟悉的街道上,甚至有一种想要归隐的松懈感。这个时候,他还是“影”。
“影”内心本我的觉醒,是在发现母亲被杀,并被可能是主公派来的杀手围攻时。最后幸得来人营救,险胜,但他的前臂被匕首刺穿。这个前臂被匕首刺穿的意象,宗教意味很浓,暗示着复活与重生。
也就是在那一刻,“影”决定破除旧我,反噬“真身”来活下去。
觉醒后的“影”,他掏出被血染的荷包给小艾时,小艾非常恐惧,按理说不应该。这有两种可能,其一,小艾明白觉醒的“影”已不再单纯,不再会唯她是从,未来如何对待此人,令人忐忑;其二,想杀“影”的杀手,可能不是主公派去,而是都督假夫人之手安排的,“影”将荷包还给她,是一个了断。
虽然觉醒后的“影”,最后仍是被朝堂权力斗争裹挟前进的一枚棋子。这一点他未必不知,只是对于当下的他而言,除了以杀伐决断来破局,别无他法。
难道真的带上小艾去看看世界吗?“影”虽然刚觉醒不久,但还不至于这样天真。
“爱情线”的探讨,小艾曾经在两个邓超间迷失吗?
我认为所谓的“摇摆不定”不存在,小艾从始至终爱的只有都督子虞一个人。
诚然,在子虞刀伤发作之后,容貌不再,脾气性格也大变。而“影”作为一个健康版的邓超,年轻有活力,思想单纯。像极了子虞过去的样子,是那个与小艾倾心相爱时期的“子虞”。
但我要提醒各位的时,子虞变成这副可怖的样子,是刀伤发作后的事,至今不过一年。一年时间,人可能会贪恋青春肉体带来的欢愉,但作为小艾这样一位具有高智商高情商的贵族夫人,她是绝对不可能背弃自己的夫君的。
小艾与子虞,可谓相爱相知。在那个年代,一位丈夫如此尊重自己的妻子,他相信她的智慧,最终也确是她想出了破解杨苍之刀的秘法。他也相信她的为人,“影”的事情,他也没有瞒过小艾。
当然,他也留了一点心眼,在自己的密室内留下了一个可供窥视的缺口。
这我倒认为怪不得他,哪一个曾经帅过的人,变成了子虞现在的样子,都会变得有些疑神疑鬼。毕竟他从窥视小窗口看到了夫人与“影”的一夜情,并没有当场发作,修养算是可以了。
后来夫妻两开诚布公地就此事聊了一下,夫人的表现可算非常得体。其实意思很明显:替身是你选择要弄的,有收益就要承担风险,不存在对错。子虞对这件事算是认可,但心里到底也是吃瘪的,两人弹起琴来,如千军万马对抗,却仍是合奏出一曲琴瑟和谐。
只有夫人小艾这样大胆而智慧的女子,配得上都督子虞;也只有沛国最位高权重的贵族子虞,才配拥有一位女子中的将才,能想出破解杨苍刀法的唯一一人。
那么小艾对“影”于是什么感情呢?
作为府里头“奴隶”这一等级,对“影”而言,小艾是主母。那么对于小艾而言,“影”如同一个孩子,她对孩子有天生的怜悯。
更何况这个奴隶还有着一副夫君健康时的皮囊,他的行为举止经过训练,和夫君那么像。她便对这样的“影”更多了一份关心。
出征前夜,小艾与“影”的温存,不能是爱,甚至连一夜激情可能都算不上。这是一种“赋予”,也是一种对于近一年来压力的纾解。
这么说吧,从本质上而言,夫妻俩都把“影”当成工具。
关于画面:满满一杯“中国风”,你喝腻了吗?
《影》的影像质量,确属上乘。水墨风格的画面,撑起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如果是10分钟左右的概念片,则评分或可给到8分以上。
但作为一部2小时左右的长片,用黑白二色撑满,却显得过犹不及。
亮点之所以是亮点,关键在于“点”;铺成了面则成了“滥用”,造成某种审美疲劳,不会有“点状”时的惊喜感。
宛如《印象刘三姐》的水墨山水远景,频繁地出现,让人恍如置身于某大型实景剧中;人物身上的服饰,也偏要以水墨印染,且不说当时的年代尚无此技术,即便是有,这种风格是那么流行吗人人都爱穿?绵绵不绝的雨,随处可见的水,以及时不时便拿来突出一下人物情绪的慢镜头;再加上硕大的太极八卦图,像是生怕别人不知其此消彼长的寓意。
非常神奇,黑白本以其简洁为美,水墨以其留白见长,而张偏偏要将其拉扯成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某种繁复。
如果说水墨风格至少是他对于极简美学的一种探索,“太满”可能是其在演绎上想要达到极致的效果,那么到了死士们以“沛伞阵”过箭雨,呼啦啦地打开白刃打造的伞——这热闹的场景一下子让人陷入了回忆,想起了诸如回旋镖一类的事物,以前的张艺谋。
沛伞,东吴伞,应该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武器,据悉是为《影》专门设计并打造。看过《影》的人会发现,这显然是一件华而不实的武器。沛伞打开后,伞面均以刀刃组成,攻击时无重点,并且很容易伤到自己。
这“华而不实”四字作为注脚,是为精妙。
另一个“过犹不及”的例子是片中动辄要割破颈动脉,鲜血喷出。血的鲜红,是片中黑白二色之外唯一的“艳丽”,画面中加入了鲜血,本是非常出彩的。但问题仍然是,太多。
有人形容抹脖子像开可乐,一样的滋滋声。那是血喷出来的声音。
多了,就疲了。
另外也不禁想要感慨,沛国人好手艺!能设计出“沛伞”这样的无差别攻击武器,武者们的解剖学又都学得极妙。
就连长公主,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姑娘,都能找准动脉,一刀下去灭了敌军之子。知识就是力量啊!
最后,在《影》中,串起开头与结尾的是小艾在门后因惊讶/恐惧而睁大的双眼。
她通过门缝,看到了什么?
我认为,她看到的是她夫君眼中的视角,即子虞视角。因为子虞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都是通过一个小洞来窥视外界的。
当主公与子虞都已死去,“影”之曾为“影”的秘密,只有三个人知晓:小艾、“影”、田战。
田战与“影”在门外,他们在明;小艾在门内,她在暗。
如果她跑出去向众人揭露一切,很显然没有人会信她。而她所谓的选择,似乎已经是没有选择——她唯一可以做的,是站在门后,继续做一个知道真相的“窥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