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心态是我们所欢迎的,尤其是幸运儿,他们往往比其他人更乐观。乐观主义者对塑造生活起到了或大或小的作用,他们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常见的一些发明家、企业家、政治家和军事家,通常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们能够在别人看不见希望的悲观中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并能取得成功。而他们成功的经历印证了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和掌握能力的信心,他们的自信也因别人的崇拜而增强。
但过度的自信通常会带来巨大的的风险,尤其是在规划和计划方面。对规划者而言,或许更应该保持谨慎的悲观,过度的乐观,实际乃规划的大忌。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中,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规划谬误』这个词,来描述在规划和预测方面,到处可见的过度乐观的情况。
我们在规划和计划以及在对未来的预测中,经常存在不切实际的接近理想状况的情况。规划计划以及对未来的预测,通常都基于一种完美的、接近理想状态的执行环境来制定,而对实际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预测不够,从而导致规划计划的制定过于乐观,对未来的预测过于乐观,实际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规划谬误的例子在个人,政府和企业的计划与预测行为中十分常见。我这几年亲身经历的几件事也为这一概念提供了明证:
比如,某个部门曾计划在16年初要成立一批委员会,但从前期的调研论证到后来委员会实际成立,比计划时间整整推迟了将近一年。相关的机制的制定与运作,比计划推迟了两年,导致该部门当年的经费完全没有划拨出去,实际经费的划拨时间比预算批准时间晚了两年,这意味着什么呢?百亿的经费在账上趴了两年,下面负责具体活动和任务执行的部门在没有经费支撑的情况下靠自筹经费空转了两年。
这还算是好的,相比之下,一些规划计划,完全脱离了实际,经费的使用完全没有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大量的钱打了水漂,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如何避免规划谬误?哈佛大学的规划专家弗林夫博格提出
计划者应该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充分利用所有能获取的分不现实,重视分部信息的普遍趋势,才能够正确的作出预测和计划。
说白了,就是要多听听外部的意见,比如,要参考对应类别的项目,国内没有先例的,就看看国外的例子,他山之石 ,以为借鉴。特别是要重视历史数据,数据是最客观的评价。
高管们为了抢占资源,很容易提出过于乐观的计划。因此,各个机构都面临着要控制高层这种倾向的挑战。在预测项目风险时,高管们很容易掉入规划谬误的陷阱,在规划谬误的支配下,他们根据脱离现实的乐观心态来做决策,而不是根据对利益得失以及概率的理性分析做决策。他们高估了利益,低估了损失,他们设想了成功的场景,但却忽略了失败和误伤的可能性,因此,他们所追求的行动方案,不太可能在预算之内完成,也不太可能按时完成,这个方案可能也无法实现预期的回报,甚至都无法完成。
尤其在中国这种环境下,想协助高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领导拍板要上的事儿,下面很难提出反对的意见,只能是不断的提出一些修改完善的建议,供领导参考,不断的修正之前的计划。
但是这样一来,计划的执行效率就很低,其实有很多计划基本上是拖着拖着拖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