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电话手表跟我打电话,说:“妈妈,你是不是说过不能拿别人的钱?需要钱的话就跟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会给的。"
我:“是啊,合理的钱肯定会给的。”
孩子:"那你能不能给我一点钱,我想买吃的。"
我:"上午给了零花钱你的呀。"
孩子:“我还想再要一点。”
我拒绝了,这时候她有点急了:“妈妈,求求你了,再给我一点,行不行,我还想要,我还想要。”
我这次没在电话里批评她耍赖,保证口气温柔而坚定地重复:“没有了,零花钱已经给完了。”
孩子最后说了一句:“好吧。”
我很惊讶孩子最后的态度,以为她会像以前一样,气急败坏地挂掉电话,我很温柔地跟她说:“好吧,再见。”
下午还有一刻钟就五点半,我给孩子打电话:“妞妞,五点半了,要回家吃晚饭了。”
孩子声音很大:“不行,我还要再玩一会,别的小朋友什么时候吃饭,我就什么时候回家吃饭。”
我的声音也很大:"没这个道理,小朋友有他们家的规矩,你是我们家的孩子,有我们家的规矩。”话音刚落,孩子就把我电话挂了。
我立刻又拨回去,语气不容商量,我直呼她的大名:“妈妈很生气,随便挂断电话,还有十五分钟,5点半回家吃饭了。”
孩子在电话里大声回答:“好。”
挂完电话,我心想到点还不回来要不要下楼找?要不要想个什么办法治她?否则把我说话当耳旁风了,正当我左思右想时,孩子回家了,差5分钟5点半。
睡觉前,我问她:“妈妈打电话让你回家吃晚饭了,你怎么那么大声,还挂断电话呢?”
她说:“我那个时候正好在骑车,一边接电话一边骑车,摔了一跤,痛的难受,就挂了。”
我说:"这么说不是因为听到让你回家就发脾气的?”她说是的。原来是我误解了。
我跟她说:今天你有一件事情,很值得表扬。”
她问什么事?我说:“今天上午打电话时,你没有在电话里吵闹不停地问妈妈要钱,很懂得控制情绪了,这个值得表扬。”
当然她毕竟是孩子,情绪化的时候随时都可能会发生,我能做到不会随时陷入她的情绪当中吗?比如今天当她大声时,我没有必要提高音量,依然可以语调平和地说话。当我每天在关注孩子的时候,我也应该想想自己的行为背后是什么真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