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上篇文章中写到:每个孩子都值得最好的对待,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未来,代表的是希望。而这次分享的是我所见到的那些让人担忧的现状。
快餐式不靠谱“爱情”
案例一:新生军训还没结束,便成功“脱单”。后来因违反校规,男生被开除,女生记过。无法确定这段感情如今是怎样的,因为我不祝福他们。
案例二:前段时间突然接到一位顾客的求助电话,因为她怀孕三个月了,询问我该怎么办。我当时满是震惊和恐惧,还有无比的惋惜,因为她才16岁啊。我很愤怒,同时也很无力。
说实话,我并不排斥爱情,即便是它发生在学生年代里,因为爱情本就是最美好的事物。可我又无比反对爱情,因为还是学生的他们还不具备足够的防备和自我保护能力。
原本,在学生时代里出现亲情和友情以外的情感需求并不奇怪。因为这是正常的身心发育过程,它意味着成长,意味着开始接触真正意义上的“我的世界”。
然而,对于渴望恋爱的孩子来说,遇见“爱情”的速度有多快?只需要短短几个小时,几天....表达方式也直白和简单到露骨:处对象不?处CP不?简单的交流后,草率的确定关系,接着就是各种秀恩爱日常。
没错,就这么简单!他们的“爱情”如同焰火般猛烈,快到尚未足够了解便已经开始。可结束也是如此的快速,他们的爱情短暂到甚至只能用“天”来计算,然后又忙不迭的开始另一段新的“爱情”。
从没想过曾今唯美圣洁的爱情会在如今这个年代变得如此廉价与不堪。
而如今爱情和生活观念正在摧毁的他们对未来幸福的期盼,我常在想很早就接触了所谓爱情的他们还不会期待以后的幸福?
科技围城里的超现代生活
人常说科技改变生活,可是如今我总觉得科技在摧毁我们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不可自拔。要么在各种社交软件、抖音和快手上,以各种方式去炫耀和展示那些经过科技手段修饰和伪装后的“真实的自己”和生活状态;要么在游戏里体验那种痛快酣畅感觉;要么只是被动因为玩手机而玩手机......
整个生活状态概括起来就只有玩手机与不玩手机这两种区别。
“超现代”网络生活,可以让孩子们无需行万里路便可以轻而易举的看到各种风景,无需努力便能接触到各种层面的人们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能通过手机,就能得到一切现实中所有不能得到全部。
殊不知,困在围城里正在慢慢失去所能塑造自己生活方式的时间与机会。他们被手机里那些虚假的“别人的生活”吸引和欺骗。
于是,还没开始自己真正的生活时便已经失去了自己该有的精彩。正如网红们的精彩生活,而你只是那个在点赞的路人。
负债中的学生
案例一:扶助基金的取消。原本小店里有专项扶助基金,初衷是用于扶助家境贫困的孩子和突发情况下的应急使用。在调查后发现孩子们借钱只为了吃喝玩乐,甚至有的借钱只是用于游戏充值和上网,我很是失望的取消这项扶助计划。而那长串的私人借款明细里,依旧有着很多逾期未还的名字。
案例二:一位平时看起来富裕的男生,偶然得知他竟然退学了。后来才知道,他借了很多同学的钱,又透支花呗和借呗只是去购买各种名牌衣服鞋子。因为无力偿还,只得他瞒着家里私自退学外出打工。
那些宁愿损失扶持机会而去吃喝玩乐潇洒的孩子,失去的是别人的善意与信任。或许是根本不值得,又或许是根本不在乎,至少我再也不会去那样相信和帮助他们了。
有时候我在想,他们当前的吃喝玩乐和享受,透支的何止金钱还有前程、未来和希望以及这个世界原本就不多的善意。
每次听到某某电商某某活动有多么庞大的成交额时,我就觉得无比恐惧。这种竭泽而渔的狂欢摧毁是什么想必有些人比我们更清楚。
我不知道这些提前进入负债时代的孩子,以后究竟会是怎样的状态,但是我很担忧,也很悲观。
如果代表着我们未来的孩子没有他们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的未来又会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