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吻过的午后

午后值班室的秋阳,是时光熬煮的蜜,稠得能漫过窗棂的木纹。百叶窗将光线裁成一丝细缕状,洒落在水磨石地面上,便成了会呼吸的灵动金箔。风掠过窗缝时,金箔便轻轻晃动,吻过桌角搪瓷杯的杯沿,将杯壁凝着的水珠,映成了一颗颗细碎而耀眼的星星。远处的车流声里夹裹着秋的温软,像极了退潮时的浅海,隔着几排悬铃木的叶子都滤了过来,连鸣笛声都少了盛夏的那份焦躁,只剩下温吞的嗡鸣,成了这片刻间最宁静的背景音。

我把胳膊垫在脑后,椅背靠出轻微的咯吱声,竟与楼后老槐树的落叶声重叠得严丝合缝。一片黄透的槐才时叶打着旋儿飘落,先是擦过绿萝的叶尖,又飘到窗台上,停在“急件”印章旁。像秋天特意派来的时光使者,给忙碌的日子加盖了枚温柔的邮戳。这绿萝是开春时从楼下花圃移来的,如今藤蔓垂到文件柜顶,秋光里的叶子绿得沉实,叶脉像绣在绢上的细纹,影子爬过文件时,带着点蹑手蹑脚的疼惜,仿佛怕惊扰了字里行间的那份忙碌。

恍惚间,思绪又跟着风飘出了办公楼,先落到老家院子的桂花树上。此刻该是满树碎金了吧?去年秋,母亲总在清晨扫桂花,竹扫帚划过青石板,簌簌声里裹着甜香。她把落蕊收在白瓷罐里,说“等你回来腌桂花糖,配粥最暖”,可去年秋忙,终究错过了那罐甜,而到了晚秋,在秋风萧瑟中,我再也吃不上那牵心的桂花糖了。

如今风从窗缝钻进来,竟真掺了点若有若无的桂香,或许是秋懂人心,把母亲的念想,悄悄送了过来。

又想起几周前去小区旁的小公园的时光。小径旁的枫树刚刚被染了红,不是成片成片的艳,是星星点点的透,像谁把胭脂撒在绿色的海里。穿红衣服的小姑娘蹲在树下,指尖捏着片枫叶翻来覆去地看,阳光落在她翘起的发梢上,沾着细碎的金色。她妈妈站在不远处,举着手机调整角度,嘴里轻声哄:“慢点捡,别扎到手。”我走过去问她捡枫叶做什么,小姑娘把叶子举得高高的,眼里亮着光:“要夹在课本里,等冬天冷的时候,一看它就想起秋天的暖是那么的好。”那认真的模样,让我想起儿时的自己。也曾把银杏叶夹在语文书里,看着叶脉在纸上印出浅黄的痕,以为这样就能把快乐的秋天,永远留在书页间,可是那只成了心中的诗与远方。

还有郊外的一片片高梁,此刻该是金红金红一片了。高果穗沉得压弯了秸秆,风一吹,整片田就像在鞠躬,连田埂上的狗尾草都跟着晃,像在为世间的人们在祈祷安康。小时候跟着父亲去收玉米,我总爱坐在田埂上,把狗尾草编成圈,套在父亲粗糙的指头上。他满手的老茧蹭过我的手背,笑着说:“咱孩编的‘戒指’,比城里的金镯子还金贵。”阳光落在他汗湿的后背上,亮得晃眼。如今父亲的坟头边上也长了好多狗尾草,不知秋风会不会把粒粒草籽,吹到他常坐着抽卷烟的那片田埂,替我,再好好陪他坐一会儿。

楼下传来保洁阿姨的扫地声,竹扫帚划过地面,簌簌地,像在唤醒沉睡的秋。我睁开眼,槐叶还在文件上,绿萝的影子已移到杯沿,将水面映成了细碎的绿。远处的车流声里,多了点归家的急切——许是到了下班时分,那些奔波的人,正朝着有灯、有热饭的方向赶。

我起身推开窗,风迎面扑来,带着草木的清苦,还有阳光晒过的暖。楼后的老槐树上,最后一片黄叶悠悠落下,恰好停在我摊开的手心里——这是秋的邀约,也是时光的馈赠。原来秋从不是远在山间、田间的风景,它藏在百叶窗的金箔里,在绿萝的影子里,在母亲腌糖的罐子里,在小姑娘夹着枫叶的课本里,在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眼底的温柔里。

此刻风也柔,光也暖,我捧着掌心的黄叶,与秋轻轻相拥。这不是偶然的邂逅,是秋与人心的相认——你懂它的静,它懂你的念,便在这午后的时光里,把彼此的温柔,都酿成了永恒的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风是最先懂秋的。夏末的燥热还在窗台上留着余温,它就悄悄换了性子,掠过巷口老槐树时,不再是黏腻的扑打,而是轻轻掀动叶...
    默闳阅读 43评论 0 2
  • (九年前她18岁,他17岁,他们是彼此的初恋。 九年后,她眼里有高楼大厦下的灯红酒绿,他眼里有青山绿水间的鸟语虫鸣...
    920荟萃知识阅读 3,465评论 0 0
  • 丁一 有一阵风托着桂花落土,有一阵风吹得秋果饱满,有一阵风染得枫树红遍山头。何为其名?其名曰秋。秋风在秋天的田野上...
    雁过无声_fa88阅读 5,359评论 0 0
  • 阳历八月底,尚在处暑,空气中开始有了一丝寂寥,一丝寂寞。窗外像一把把扇子的银杏叶的边缘开始染黄,风吹在身上也开始有...
    云起龙飞阅读 7,309评论 12 151
  • 说明:学习了朱自清的《春》之后,为了学以致用,利用好教材资源,布置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模仿《春》写一篇《秋》的作文...
    小草文字苑阅读 10,440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