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自我的诞生

知识卡片128

书中原句:几乎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

当我们想给另一个人爱时,需要问问自己:我对他做的,是增强了他的自我,还是破坏了他的自我?是让他变得强大/自信,还是让他变得虚弱/自卑。

心理学家荣格说,母性总是指向融合,所以让母亲这么做不容易。但如果母亲能做到,这就会成为给孩子的一个巨大的祝福,因为这意味着孩子在生命最初就被允许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他的地盘和边界都是被允许的。

对母亲来讲,能做到这一点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母亲有自我和自己的世界。如果母亲有自我和自己的世界,那么虽然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她必须照顾孩子,可随着孩子的能力不断增长,她也会自然而然的后退。但如果母亲没有自我和自我的世界,这就会成为一个大难题,她会更容易舍不得孩子与自己分离,因为这会让她感到失落。

核心概念转述: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要分离。母亲允许孩子自然分离,孩子也愿意自然分离。母亲要给孩子合理的边界,也要有自我或者自己的世界。

个人体验:

我之前的错误

虽然读了不少育儿的书,但是有时候还是有种错误的认识:孩子那么幼小,他可是我至亲至爱的孩子啊~我一定要全力呵护他,不让他受伤害。

给孩子爱是对的,但是要允许他自我探索。当我给他爱的时候,我的确要问自己:我对他的这个行为是增强了他的自我还是在破坏?是让他变强大自信,还是让他变得虚弱自卑。

我自己很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出去工作,我和姐姐妹妹们在家,他们锁了房门,我和姐姐害怕就经常大哭,邻居听到了,以为我们是没有妈的孩子。所以,可能我也觉得自己小时候很少得到妈妈的拥抱,所以我想要去更多的爱我的孩子。

现在想想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爱,多问问自己,多去探索合理的边界在哪里。

婆媳关系的根源

婆媳关系是几千年都很难解决的难题。婆婆和媳妇的相遇就像开盲盒一样,一旦拆开,就别想退货。遇到关系和谐的那是运气好,遇到不和谐的那是正常的。

根源就是婆婆有没有自我或者自己的生活。婆婆允许儿子过他们小生活,这事情就好办了。

我婆婆是我学习的典范。她没什么高深的文化,但是每次都能很好的处理婆媳关系。我和她儿子发生争执,她从来不干涉,对我的态度也不会因为我和她儿子吵架而发生变化。她经常说那是你们夫妻的事情。

有时候我会和她探讨,谁谁家的婆婆觉得儿子是自己的,儿媳是外人,儿媳抢了她儿子。她会说,那让儿子结婚干嘛?你能跟你儿子过一辈子吗?儿子终归要有自己的家。我听完,觉得她真的超级明白事理。也给我做了一个好典范。我觉得她是很成功地和儿子完成了分离,儿子婆婆的自我也很清晰。

行动指引:父母和孩子一定要分离,互相都增强的那种分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