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都觉得当个医生可以不愁饭吃,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的招生分数也是水涨船高。
而现在很多大医院也都只招硕士生博士生,且先不考虑现在医疗自身也面临着生存问题,可以说,未来这一条路竞争更加激烈。于是,如果选择做一名医学生,再也不是寒窗苦读五年的问题的,甚至需要8年甚至11年了。
今天跟一个临床主任聊天,他说他儿子现在在读研,先去读学硕,再去读学博,然后再想着找工作,确实这是一条更长的路,但也是一条竞争更少的路。
大部分医学生升学的时候都会想着考专硕,可以边学临床边工作赚钱,毕业后也可以尽快找工作,但是竞争也更激烈。学硕相对来说更好考,只是成长的时间要更长,先去做科研,等有一定的科研基础了再花时间做临床。
无论怎样选,都同样辛苦,但事情有先后顺序。如果先做临床,后面再去学科研,很多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基础且没有人带,难度大了不少。有时候,我们面对选择,换个顺序说不定就有意外的效果。
大部分人以为:“如果我有了一大笔钱,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然后我才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顺序是:拥有→去做→成为。然而有钱人却认为:“如果我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我就能够做我想要做的事,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包括财富。”顺序是:成为→去做→拥有。——《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读书也一样,纳瓦尔说,很多人阅读了很多书却没有什么收获,根源在于以错误的顺序读了错误的内容——如果刚开始读的书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也不包含什么真理,可这些内容却构成了他们世界观的基础,而新事物出现的时候,人们往往根据已经建立的基础去给新想法加一评判,因此很难有见地。
就连做菜做一样,顺序搞错了,菜也会做的很难吃;很多好的习惯就是做事的先后顺序而已,比如做题的时候先审题而不是马上动笔,与别人交流的时候先听清楚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再发布自己的意见。
发脾气的时候先什么都不要做再想清楚自己生气的原因是什么,遇到困难的时候先解决问题而不是先抱怨,投资的时候先盲从一些长期投资者的建议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低买高卖。
不管在工作上,还是再生活上,我们要做的就是审视已有的顺序和流程,不断优化他们,建立一些自己的原则与流程,从而建立起与众不同且符合事实真相的流程。
从这个方面来说,的确情绪是可以控制的,人品是可以打造的,性格是可以优化的。——《学习的真相》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欢迎关注。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297天/1000天,早起第1508天,最近正在阅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看的每一本书都有电子版,如果你想一起学习的话可以私信我),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一个地球上少有的可以让你不断变好的社群,欢迎加入一起学习
如果你想阅读一些基础书籍,也可以选购真相系列书籍,《财富的真相》、《思考的真相》,《专注的真相》、《家教的真相》《学习的真相》,《教练的真相》,……构建适合自己的生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