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去四楼洗了个澡,出来时突然想到,第一次感觉出浴是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什么时候呢?然后很快就有了答案。那是我上初二时,正值青春少年,并且微微对女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感觉。那是一个下午,我去远房舅舅家找表姐上晚自习,到的时候她正好和一个赵姓同学洗头完毕,头发都没有擦干,就出来给我教室门上钥匙。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原来洗浴竟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如在图画中的感觉。她们脸蛋红扑扑的,露出健康、有活力的颜色,仿佛是熟透的苹果。飘散在空气中带有果味的洗发香波,分外令人沉醉。那时我僵了好几秒钟,一时间找不出词来形容我的感觉,只是觉得世界竟然如此美好,让人身心愉悦,呼吸顺畅。她们两个就是天人,是从画卷里走出来的。至今我还深深记得那份迷醉,那份惊奇,那份赞赏。沐浴不仅仅是对于自身的一种清洁,也代表着一种虔诚的态度。《西游记》里唐僧到了天竺,见到了佛祖感悟飞升的那棵菩提树,便立即宽衣解带,在恒河沐浴净身,以示心诚。如今,印度人普遍都相信,在恒河沐浴可以销灾避祸,心灵得到佛祖救赎。
同样文学作品的生成,也有很多和沐浴有关。曹植《洛神赋》里,“……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些富有想象力和美感的句子,不都是曹植路过洛水,恍惚中感觉有女子自水中而出,婀娜多姿,体态丰盈,踏波而行,栩栩前行。他才以甄姬为对象,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李太白的“一支红杏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等等,不都是以花写人,用淋雨的杏花来衬托出浴的美人么?可见出浴确实能给文人墨客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文思,能给世人留下无尽的墨宝。
淋浴后,神清气爽,目明耳灵,脚下生风。在半思半回忆中,我匆匆走出了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