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要不要继续运动呢?无论预防还是治疗骨关节炎,都要运动,只是,方式不同。运动可以使骨骼粗壮、肌肉有力、增强关节内软骨的营养、改善和延缓软骨衰老。这是从根本上处理骨关节炎的办法。但关键在于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和活动度。关节受损的原因大都因为一下四个方面:
一、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循环及肌肉变弱。关节部位因润滑液分泌减少而变干、软组织的弹性减弱,更易受到拉伤的威胁;同时软骨变得易剥落,而这些问题又会因为体重增加而恶化。
二、肥胖
肥胖是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之一。最明显的,大体重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更容易让关节处的软骨或磨损、或增生、或产生炎症。还有研究发现,不仅是承重关节;肥胖者的手腕、手掌这些非承重关节发病的可能性也会更高。身材难瘦,关节跟着难受。
三、生理构造
如曲腿、平足、下坠的脚踝、内八字,这些天生因素加上经常受伤,都会造成膝盖背离生长轨道。从足到臀的联动是高度独立的,如果某一部位偏离“轨道”,整个系统便会失灵。
四、肌肉组织比例
经常进行某项运动或练习过多,会造成肌肉组织比例不协调。例如自行车运动员的大腿前侧肌就异常地发达。一些运动对膝盖有高震动性,比如大多数球类运动。如果不结合进行低震动性运动,如游泳和自行车的话,会增加膝盖受伤的可能性。
那么重点来了,关节保护,你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重视准备活动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轻缓舒展膝关节至少1分钟。
二、常变换姿势
当从事坐姿或下蹲工作时,隔一段时间应站起来走动走动。也可多按摩膝关节,使膝关节不至于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位置上。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膝关节的血液循环,还可减少关节内外组织的黏连。
三、重视小腿伸展训练
取仰卧位,在膝部后面放一高约10厘米的枕头,让小腿交替上抬至膝关节完全伸直,然后再放下,每次做20~30次。可安排在早晨醒来和晚上睡前进行,这样做可让膝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旋转,防止其僵硬强直。
四、重视直腿抬高功能锻炼
仰卧位,下肢完全伸直抬高,抬离床面约30度。坚持5~10秒钟,放下,放松2~3秒。每次锻炼5分钟,每天两次。动作要领是整个过程膝盖要完全伸直,不能弯曲,目的是锻炼我们膝盖周围的肌肉,肌肉的强健是对膝盖最好的支持。
膝盖不好的人,应尽量避免高负荷的登山,而游泳、骑自行车和伸展运动等关节承重较低的活动则是比较理想的。膝盖疼痛,一直是运动人的一大困扰。人们都在提倡要多运动,但又有多少人提倡要好好保护膝盖,以前你是否善待自己的膝盖呢?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以后一定留意对膝盖的养护了,这样你才能有一副好膝,你的运动生涯才能更长远。
这里再附赠一首护膝口诀:
缓行抻筋骨,重心掌握好,呼吸节奏缓,不急不跑跳,
陡坡左右绕,斜步屈膝轻,直拨耗体力,双腿少承重。
路遥负重少,饮水补充好,零食适当吃,包装别丢掉。
行进戒急躁,安步当车行,稳步向前进,莫学急行军。
春秋冬行山,路滑雨雪风,注意少出汗,防症止风寒。
下山重心后,斜步屈膝行,双脚不同线,稳降要缓冲。
手扶肩靠力,脸向石侧行,陡崖危岩处,眼瞅落脚径。
枝多树林密,拨挡横出茎,脚下莫缠绕,借势树岩藤。
行山走野径,方向需分清,翻岗需留意,目测标地明。
下山先放松,捶腿揉筋硬,伸拉活关节,切忌累僵挺。
回家先泡脚,松筋肢体轻,活动如意转,免遭寒湿症。
拍打捶关节,屈膝仰天踏,空踩自行车,简单又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