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女儿问:“牙齿和头盖骨,哪一个更坚硬?”如果我回答说“牙齿更坚硬”,她就会接着问:“那如果牙齿与金刚石相比呢?”我无言以对,只能说:“它们不同类,没法比较。”在我们的意识中,牙齿是非常坚硬的,可以吃坚果,啃骨头,发狠了,还可以咬人。可这么坚硬的东西,却抵不过蚜虫,弄得我们不得不开设牙科诊所,还留下一句俗语“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可不是吗,为了我这小命,这周我鼓起勇气,拔掉了一颗智齿。
智齿在最里面,嚼东西它派不上用场,说话也用不到它,刷牙还刷不到,蛀牙它可是排第一,还美其名曰“智齿”,真是让人想不通。“百度”一下才知道:由于智齿萌出时间较晚,一般在16-25岁之间萌出。此时人的智力、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这么说,上天真是眷顾我,竟然给了我四颗智齿,像四大“金刚”守护着我的牙床。可惜的是,这四颗智齿并没有让我更加智慧,反而步步紧逼,时时“作案”,恨得我牙痒痒。十年前,一颗智齿被虫蛀,疼得我昏天暗地,哇哇大哭,口水流不停,直到一位经验丰富的牙科老教授把它拔掉,我才得以重见天日。没想到,另外三颗也被虫蛀,变得黑黢黢,里面是深不见底的大洞。我一吃饭,它先被塞满;我一“上火”,它先叫嚣,连带我的头皮,也跟着“嚯嚯嚯”地疼,真是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他妈的!拔了!拔了!”我气急败坏!我骂骂咧咧!
趁着清明节放假,我决定让我的牙见鬼去!对比几家口腔医院,要么不够专业,要么漫天要价,要么态度恶劣,最后来到了“”牙伯利口腔”,觉得还比较信得过,于是心一横,说一句“今天不拔牙不是英雄好汉”,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拔牙准备。可看到医生拿着镊子、钳子等响叮当的金属器械,我的心骤然一紧,脸色大变,就差浑身哆嗦了!医生见状,连连安慰我,一句接着一句说“放轻松点,没事的,没事的……”。是啊,我都上了“砧板”了,刀俎在医生手里,我也只能任其“鱼肉”了。一会儿麻药在口,苦水直流,牙龈麻木,不知“西东”,然后就感觉医生在使劲地向上拔,就差唱出“拔萝卜,拔萝卜,嘿吆嘿吆拔萝卜”了,这就行持续了一分多钟,可“嘿吆嘿吆”拔不动,于是医生只能左右晃动,像反复拉合抽屉一般,就差“咣当咣当”响了!当时我想起了华佗,感谢他发明了麻沸散,不然医生的这种神操作,我的小命能保住吗?
“功夫不负有心人”,医生这么费功夫,我的智齿终于被连根拔起了,我那个血淋淋的牙洞“汩汩”出血,我的口腔顿时都是血腥味,这时候我如果张开大口,准让人认为我是个可怕的吸血鬼。医生这时赶紧塞上棉球止血,并让我用牙齿死死咬住,然后拿来冰袋让我冷敷三十分钟!虽然这三十分钟难熬,但毕竟惊险的一幕过去了,我的心情还是轻松的,开始语焉不详地和女儿“啊啊哼哼”地说起话来!
这让我想起《淮南子·缪称训》中的记载:老子求学于商容,有一次商容生病的时候,老子去探望顺便求教。商容静默良久,见老子确实有心求学,便问他:“人是先有牙齿,还是先有舌头?” 老子回答说:“先有舌头,因为人一出生就有舌头了,牙齿是后来长出来的。”这时候商容张开嘴巴,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说:“已经掉光了。”又问:“舌头呢?”老子说:“还在。”商容说:“你知道为什么牙齿晚生而早落吗?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为什么得以长存呢?因为它柔软。这个道理不仅对牙齿如此,天下万物万事也都如此啊!”
这就是老子“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他想借这个故事说明“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的道理。那么我想问的是,为什么“强大处下”呢?或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或许世间万物,既生生相息,也生生相克!千里之堤 ,能溃于蚁穴;满排牙齿,也会烂于虫蛀!所以保护牙齿的关键在于灭虫,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给蚜虫可生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