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过后,我把读本科时用了很久的MP3格式化了,打算之后把它送给需要的朋友。记得这是我在本科阶段时买的第二个MP3,是在第一个丢了后买的。如今的手机集多功能于一体,我已经很久用不到这个MP3了,因而觉得到了该与它告别的时刻。
我之所以这么做,很可能是响应内心的召唤。长时间不用的物品会吃灰,对人身体不好,并且浪费资源。这类物品既占据物理空间,又占据心灵空间,会造成对拥有者的极大消耗。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已经充满了很多消耗人的东西,无处不在的信息、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工作都会消耗人,我希望先摆脱掉过多的物品对自己的消耗。
读研时,我的一位老师在谈评判伟大著作的标准时说,伟大的作品是用来纠正人们的观念的。当代生活中的快节奏、喧嚣、对数量的盲目追求都有一定弊端,为此我真心感谢对这几类问题进行大胆反思的书及其作者,毕竟逆流而动是很需要见识和勇气的。
具体到本文谈的问题,在此我主要想强调的理念是:少即是多,质优于量(重视质量胜过盲目追求数量)。在同一类情景中发挥某一功能的物品有一个就够了,有了手机,我走路时就不需要用MP3听歌了。有相当一部分功能重复或类似的物品不会被人们使用到,这无疑导致了极大的浪费和消耗,我想在这方面尽量保持警觉。
这里想补充的一点是,“鸟鸣山更幽”。以隐喻的方式来解读,或许可以这样进行理解:在环境清幽的空间或内心安静的时刻,人们才听得到微弱的声音,比如鸟叫,或许还有自己的心声。即,安静是倾听的前提。如果周围喧嚣,心也浮躁,人是听不到自己心声的,更无从谈论认清人生追求和方向了。
每当进行精简时,我常会想起儿时的一个情景。小时候,有一次我心血来潮,把放在带玻璃门的矮小储物柜里的布包袱都扔到了自家院子里。因为我觉得它们看起来太丑了,并且似乎没什么用。其实它们很可能真的没用,布包袱里边都是破布条、碎布块,家里人也很少做针线活。
那是个夏日午后,阳光从南窗斜射进昏暗的北屋里,空气里飘动着很多细小的灰尘。祖父见我如此,只是小声说“这孩子”,宽厚地笑笑,随后把院子里的布包袱都捡了回来。或许,他只当我是在恶作剧吧,但那其实不是恶作剧。如今回顾起来,那很可能是精简倾向在我身上首次展现的重要时刻。这说明我走上极简生活并不是一时兴起,我骨子里也许早已有了极简的种子。还有一点想说的是,我好想念已经去世了三年的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