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感觉咱们国内对奢靡的生活的追求影响还是蛮大的。守护解放西里,为了追求奢侈品而找高利贷,最后要通过嫖娼来还债,让人无可奈何。我在国外求学,也能感受到这一对比。我住学校宿舍,舍友全是外国的同学,他们看上去也都是普通家庭,平时共用厨房也能看出大家都是节省着用的。遇到的国外和国内的同学,也发现咱们国内的同学穿戴奢侈品的比率更高一些。有一次一个舍友过生日,说要庆祝一下,在征集意见的时候大家都一致同意找一个经济实惠一些的餐馆,反观我之前和一群中国同学一起住的时候,反倒是找哪个餐馆“好”(特别是在某书上得好)就去哪个。但其实很多在外留学生并不是家境富裕,就比如我,算上出来留学的花销,家里只能说是刚刚好生活,根本不能随意想去哪旅游就去、想买什么就买。但是在这,包括我自己,会不好意思说出来“要不找个经济实惠的地方吃吧”这样的话。如果去了贵的地方,均摊下来不便宜,也就自己忍痛转出去,再吃几天吐司泡面。而这一次给外国舍友庆生,反倒让我在过程中感觉轻松,也感受到:“是啊,我现在就是一个学生,我没有一些东西是很正常的,但是我慢慢长大、工作有能力了之后,就可以负担得起,也可以在开销上慢慢更自由了。” 网络让我们接触到很多拥有了更多更好的同龄人,所以有时候会负担一些多余的,就像用几年生命换一张画皮的感觉(原谅我我知道这比喻不太好(哭笑)),去做得看起来和他们一样。有时候甚至还会批着这一副画皮另眼看待没有这样一张皮的普通人。但事实上,脱离互联网,会发现自己的家庭、周边生活,都和网上说的那些不一样,它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节奏和经验的。
也有太多原则上不对的事因为做的人数量众多,竟然渐渐被轻视。“啊这很正常啦”,看似阅历丰富,实则不堪一击。我一个朋友之前在上海的某民办高中读书,虽然不涉嫌嫖娼,但也听说了很多和性相关的事,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况且这还是在管制相对较好的一线城市。年纪轻轻,没有尝试过的事情何其之多,但为什么偏偏要急于尝试性爱、奢靡的生活。这两件事本没有错,但也许正是有这么多这样不合时宜的尝试,才让我们在看待这两件事的时候带上了有色眼镜。在《闻香识女人》最后,盲人军官的发言“我每次都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我不走,因为它们都太***难了。”解放西的弹幕说“来钱快的办法都写在刑法里呢”。不多说了,dddd。
用这一期解放西鹏哥的发言结尾(doge):“当欲望不受控制时就会被欲望所控制。让自己迷失在人生的道路上。而我们人民警察的职责,就是挽救迷失的心灵,捍卫法律与良知的底线。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脚踏实地的生活。我们每个人应该正确对待欲望,抵制住诱惑。这样才能在这座温暖的城市中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以上,共勉。
*ps: 好喜欢简书的一些家长里短、生活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