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自己在过去的日子,满面愁苦,一直在悔恨中度过,心里装下的满是对生活的愤恨。我丝毫不在意居住自己心房的良知,经常忽视它的感受,对于自己的一些痛苦视而不见,不经意间做出违心之事。
最近看了一个电影,名叫《周处除三害》周处是坏人,但杀了另外两个大恶人后,他成为了万人歌颂,留名青史的好人。电影男主角以为自己身患肺癌晚期,身为警察通缉的第三号人物陈桂林,却被前两榜抢去风头,他下定决心除去他们,为自己扬名立万,陈桂林杀了香港仔,识破林禄和诡计将他和组织一锅端,他从第三通缉犯变头号通缉犯。但在做一系列事情达成自己的目的过程中,他心中的良知被彻底唤醒,也终于悔悟去警局自首,他把粉色猪猪手表留给在此期间接触到的一个女孩小美,他的爱情还没开始就结束,但伴随那声枪响,他的命运彻底改变,因为他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他真正的生命在他醒悟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所以说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死去(死去的只是肉体),他从另一个精神的层面得到了永生。
很多人都会拥有贪心和惰性,就如电影里的陈桂林。
我也不例外,在我还未了解和接触圣学之前,我一直以为随心所欲是我唯一的快乐。后来,我被这种内心的欲望拉扯,剥离真正的我的灵魂,生活失去了动力,我开始思考自己的错误。
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之后,我发现自己的认知过于狭隘了,知识面也很窄,我想要完成自己的写作志向,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好好地致良知,静心改过思道,我要把我这短暂的一生当成一场修行,坚决又镇定地去致良知,去知行合一。
哪怕前路再长,再难行,我也要走下去。
我们中国有孔子,阳明先生这样伟大的圣人,是祖国之幸。远古圣贤的文化能照进我们内心的光明,而我,唯有好好地学习和致敬先人的古圣贤文化,我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的智慧。
我曾经也有过许许多多的放弃,比如沉迷于玩手机看一些无关紧要的视频趣事,忘记自己真正的学习目的,慢慢的,我被那些信息量覆盖和洗脑,很难发现自己想要什么,逐渐变得焦虑不安。
我想要多读几本书,一想到完成这件事情的困难程度,就不想再去行动。
学习阳明先生致良知线上课程后,我一想到自己的真正目的是要写好文章,要做一名致良知的中国人,我的内心就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有了完成它的欲望,我知道我的行动很慢,但是我一定会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写作愿望。
我想把自己喜欢的歌写成故事,我想做很多很多有关写作致良知的事情,我想活在当下每一刻去体味写作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我想和万物一起成长生长,我要做到当下每一刻做好的事,因为只有做到,才有快乐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