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式教育,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脆弱》一文中我们讨论了现有教育模式的脆弱性,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从中学会抗挫、担责、自信,具备“反脆弱”能力?
我们分别从外因、内因的角度准备了两种“武器”。
武器一:适“度”保护(孩子的外部武器)
1、“度”在何处?
第一: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亲身经历是孩子成长的主要方式,父母应允许试错。但是有些经历是致命的,必须严格禁止。比如玩火、不系安全带、不安全食品、药物等等。
第二:保护孩子不受永久性创伤。所谓永久性创伤,就是不至于立即危及生命,但一旦发生就会造成严重身心创伤。比如校园暴力、酗酒抽烟、偷盗勒索、过早性行为等。
2、如何行使适度保护?
这里我们加以说明——在发现孩子不当行为后,需要及时与孩子沟通、面对面辅导。这些行为背后可能是受到他人影响、是低自尊、假自信的表现。如果父母在不了解事实的基础上,采取评判、指责:“你怎么能够这个样子!”“太不应该了!”这是父母由于过度保护的思想,急于纠正的做法。会让孩子的自尊更受伤、或把自己归类为区别于同龄人的对象、自暴自弃:“我就是这个样子,你拿我怎么着?!”
可以双方坐下,彼此冷静后,再与孩子沟通:“爸爸看到你最近……的行为,我表示理解。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接下来,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吗?”这是父母大格局的体现,也有助于在双方情绪消停的情况下,更好地沟通、处理。
如果孩子继续表示逆反、不尊重父母,父母可以暂时回避,走到房间里关上门。不必大吼大叫,尽管这是一种出于维护自身权威的意愿、让情绪得到发泄的最易方式,但是换回不了孩子的真正尊重和事情的解决。
也不要因为恐慌,在孩子面前提出去看心理医生,让孩子感受到自身存在问题,加重孩子的精神熵(意识处于无序状态)。有时孩子叛逆的行为,出自与父母争辩引发的误会,心智不成熟,导致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这些往往是可以改善的。
我们可以过一会,在冷静以后对孩子说:“我理解你刚才的行为,但是不能接受你对我的不尊重。以后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回避,等我们双方的情绪平和以后,再处理事情!”借此立下规则,进行教育。
孩子或许知道自己刚才行为失态,隐藏内心恐慌和不安。但是我们如果此时没有选择爆发情绪;没有视作为挑战权威,没有立刻出手还击、甚至棍棒教育,而是通过与孩子明确规则、以此为鉴,这样会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也是社会人,拥有独立人格和意识。父母与其并非上下级关系,希望孩子依附于自己;而是在确立边界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良好的处事习惯,并鼓励其按照自身兴趣来发展。
在适度保护中,我们需要注重保护孩子的尊严,而非万事包办,惧怕风险,急于纠正。让他觉得自己不是病态,而是拥有父母无条件爱、有能力自我实现的健全少年。这样他的自尊水平会提高,并且他开始学着控制自己,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自觉树立行为边界。
武器二:拥有成长型思维(孩子的内部武器)
一些在老师眼里是“尖子生”,在家长心目中是“乖孩子”的孩子,有部分存在偏科现象。或只致力于在少数科目上取得高分,比如参与竞赛。这些学生和均衡发展的“普通”学生有一些区别。一旦偶然出现低分,或者被老师批评,部分“尖子生”就会极度受挫,觉得不该发生在他身上。
甚至只要让“尖子生”稍微远离一下自身擅长的习题、学科领域,他们就会变得不适应、害怕变化。以至考查基础题,可能就会出现粗心大意的问题。可别小看粗心大意,有部分父母会说“聪明最重要,难题都能解,这些小题不就是粗心吗?下次注意就好!”这体现了父母的固定型思维。
这种态度并非“格局”,而是纵容。会让孩子觉得“我本该聪明,这些基础题错了没关系,并没有考验我的聪明才智,不能证明我是笨学生,但是难题一定要解对!”形成固定型思维。而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复杂问题的解决方式往往是遵循简单、基本、普世的原理、先解决那些答案显而易见的基本问题。
胜败乃兵家常识。考分、排名的波动很正常,虽然没有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经过总结、调整,希望自己能下次努力恢复“应有水平”的做法合乎常理,但是这种过于在乎外部评价的潜意识却会让孩子变得很脆弱、惧怕失败。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未来进入社会,父母能够看到其面对挫折是何等丧失信心、一味抗拒。就如同《谁动了我的奶酪》中的哼哼——“这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奶酪!除非我要我的奶酪自己回来,否则我就不会改变!”那样变得脆弱不堪。
有时,父母不经意间的话语会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举个生活中的小例子——比如孩子主动帮忙做家务,可是因为不小心而摔破了碗。有些父母会说:“怎么回事?就不能当心一点吗?!”“真受不了你!”会让孩子对其他的家务也产生抵触。
此刻,我们需要克制情绪——
①把破碎的碗收拾起来,让孩子在旁边看着如何处理问题。(第一步处理)
②与孩子讨论如何洗碗、避免摔碎的方法,可以做头脑风暴。(第二步交流)
③选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第三步鼓励)
备注:“头脑风暴”由孩子来想主意,父母提问、记录。比如孩子说:“可以在洗碗时放慢速度!“可以在洗碗的脚下垫一块防止摔碎的软垫!”“可以戴一双防滑手套!”……
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帮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此处可参见《“我看到了你的努力,你能通过继续学习做得更好!”》一文。
①引导孩子正面挫折
视每次挫折、考试失误为学习的机会。每当孩子遇到挫折,或者成绩表现不尽人意,父母表现得很焦虑、过于关注孩子个人能力、天赋,导致孩子承受无形压力,养成自卑情绪,容易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
②学会正确地称赞
关注并认可孩子学习、努力的过程。学会肯定其付出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夸奖其能力,比如“真聪明”“你真棒”“好厉害”等。
③帮助孩子不断提升
父母、老师注重帮助孩子深入理解知识。这样孩子会认为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并学会从不同思维角度、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
除了外部适度保护、内部培养成长型思维这两大“武器”之外,我们亦可以为孩子设置微挫折,即适当挑战。
比如从单纯解题,到学习出题,试着让孩子与同龄陌生人打交道,让孩子头脑风暴思考问题,与孩子共同利用废弃的硬纸板制作模型,参与更高强度体育训练,与比自己强的选手下棋……或是而非一味关注成绩、一味急于纠错、害怕孩子面临适度“风险”。这样锻炼出来的心理素质就十分强大。
于身体素质层面,我们理应认识到,小毛小病可以借助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自行修复,如同疫苗注射的原理,而不是每次立刻跑医院寻求治疗。一些营销组织利用家长希望提高孩子资质水平,以求减低未来升学、就业风险系数的心理、推出各类少儿保健品、治疗药物。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其中部分药物就如同抗生素,只会让孩子身体素质变得越来越脆弱,而且效果因人而异,价格不菲。
所以说,正视当下教育模式合理性与脆弱性,反思如何培养孩子的“反脆弱”能力,是我们关注的课题。梁老师愿与各位父母、老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携手努力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