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是21世纪最晚的一次端午节。如今的端午节就是:吃个粽子,放一天假,就是过节了。
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可“讲究”了。
在我小的时候,过完春节,就盼着端午节了。离端午节还有几天,天气就炎热起来了,我的那双旧布鞋已经不想穿了,干脆光着脚去上学。放学的路上,水田里有人在犁田,跑过去看看能不能抓到泥鳅或者鳝鱼。
还有几天要端午节了,舅舅家的表哥就来接母亲回去过节,这是端午节的习俗,娘家人来接过端午节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情。
端午节到了,家家门头上都会插上两个艾草,据说是辟邪。端午节的早晨母亲起得很早,因为今天早晨要油炸面点,作为早点。过去可不是想吃就可以吃到早点的,天天早上都是稀饭,油炸的早点就更难得,因为太奢侈了。
用今年最新炸的菜籽油和今年刚收的小麦磨的新白面。母亲一早就揉面擀面,然后起锅烧油,喷香的油烟弥漫整个屋子,就是一个节日的味道。点心炸好了,我们随手拿起一个就吃起来,平时也吃不到油炸的东西,觉得特别好吃。
吃好早饭,父母就张罗着中饭,一定要杀一个公鸡,杀鸡,烧开水,拔毛,给鸡开膛,红烧鸡块,清蒸鱼,素材荤菜烧起来。在这期间邻里间互动特别频繁,相互打听中午的饭菜,还有家里的姑娘和姑爷谁回来过节,还会互相借一些临时需要的东西,欢快的情绪充满村子的各个角落。
端午虽然比不上春节隆重。那个时候的端午节,现在想来很有仪式感。过去的人们把端午-中秋-春节作为一年的时间节点,用这些节日锚定父母和子女互动,亲人间沟通情感的重要日子。
在快节奏的今天,什么都讲究速度,生怕错过什么,生活只能将就,过去中国人很“讲究”的端午节,看来也在正在“将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