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完早饭,去工地梳理工作,复查统计数据的准确率性,然后上报协同单位;
在此期间我们碰到一个农户,我是被她手中的活计给吸引了,我原以为她在土里挖蒜,走进了解才了解那是“山丹丹花”的球茎,有大有小,有点像一瓣一瓣的蒜,我之前见过水仙的球茎,感到非常好奇;
今天第一次看到“山丹丹花”的球茎,而且通过农户还了解到它是多年生球茎(草本)植物,每年都有花开花落的时节,花期有一个月时间长,在每年的六月份开(延安),在西安温度比较高的地方(西安)会提前一个月开,大概会在五一前后。
随后我们了解了一下她们家房子的拆迁补偿问题,期间她向我们说了补偿的差异,以及自己没有搬迁的主要问题是自己没有新的住处,也就是没有安置房(这是当地政府执行的“货币安置政策”),所以迟迟没有和政府部门没有签订征地协议书;
随后又聊到了小孩的问题,他告诉我们她的二儿子现在准备去咸阳上初中,是学校的老师推荐的一所民办学校,向我们打通这个学校怎么样?我们随行一起的一个同事正好是咸阳本地的,给了一些建议,希望她不要把孩子送那么远上学去,多孩子目前的成长有很多不利的地方,随后我们很快的结束了聊天。
当时在现场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农民在给小孩选择学校这件事上,应该必须知道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这两个问题;
相对于大城市,当地的农民在面临让小孩受教育这件事上,接受到的信息非常少量,以至于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无法让小孩得到良好的教育,除了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孩子成长机会的措施,都是无法挽回的,这对于一个希望改变生活的农民来说,这个现实是让人无比痛心的;
我在前一段时间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向我咨询艺术类考生在高二下半学期怎样选择专业课培训学校的事,由于我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也不经常关注这方面的信息,所以没能具体的推荐出那个学校,而是从网上找了三个我认为正在认真做学校的、我认为未来会办的越来越好的三个学校推荐给他;
首先我搜索的渠道是微博,因为我觉得微博作为较早社交软件,我们会从上面看到较早的用户信息,3年5年的信息都是可以追查到的,而不是道听途说;
再从这段时间的发展动态上,我也可以看出,这个培训机构每年的一个教学成果,以及发展动向,以及它所建立的一种教学理念;
通过微博的筛选,会过滤掉80%临时拼凑的教学机构,最后我推荐了前三名给他选择。
今天在看到这位农户在面临如何给孩子选择学校这件事束手无策时,我又想前两天的这个朋友的电话,两者的问题都是相似的:如何替孩子选择学校;
回头我也在想,等我有小孩需要上学,我是应该如何选择呢?
其实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价值观”;
价值观:对价值的观念
人一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健康,家庭,事业
如果你认可这个道理,那么在面对为小孩选择学校这件事上就会有一个很清晰的指导;
首先这个学校会给我们带来健康吗?
怎么理解呢?健康分为身体和心理健康,吃已经不是问题,但面对你如何在心理上让孩子健康呢?
我自己从小是全寄宿学校长大的,我深知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也很庆幸自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但面对前两天四川那个校园实践,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注意;
其次这个学校会给我们带来家庭吗?
我以前很羡慕每天放学能回家的同学,很羡慕每天在家带饭的同学,很羡慕能够被接送的同学,但这种场景在我上高中以前是缺失的,这也使我现在思考自己羡慕的那些东西是不是有必要的?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回答:我不会让我的还自己缺失;因为这是他那个年龄段拥有这些关爱的权利,所以,不管学校教学有多牛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家庭都会有不同的需求,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父母的义务;
最后一个是学校会给我们带来事业吗?
我们之前听过美国人在教育子女时,在他们成年后就会建议他们搬出去住,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仔细想想,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那是因为他们“成人”了;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人”呢?
猿-猿人-人,这三部曲可以类比成我们成人的过程;
猿:通过吃东西让自己活着,活在当下
猿人:通过学习交流让自己能够活的久一点,活在当下,思考未来;
人:通过学习交流让更多的人活的更久,活在当下,思考未来,回忆过去;
所以不难理解,18岁之后的“成人”就是应该想着如何脱离父母,去帮助更多的人;
学校只是为了普及基础教育,无法实现你的梦想,更无法完成你的事业,所以别把学校太当回事,没想象的那么神奇。
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在选择学校之前,必须要对“学校”这个玩意有个正确的认识,学校规模,教学质量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以及在成长中的需求,盲目跟从,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