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的王小波的书里提及到葛优早年作品中使用的语言的问题。仔细回想一番,葛大爷的作品这些年我也算看了不少但有些看过太久的也难免有些淡忘了,因此决定趁着这学期课少重刷一遍。原本是打算先从电影看起的,但却在搜索的时候被葛大爷早年的一部《编辑部的故事》吸引了。起初我被吸引的最主要原因还是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团队以及主演的名气都太大了。
这部剧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影响及意义之大不用我在此赘述。这部电视剧于2015年已全网下线但如果想看的话还是可以找到大把资源的。
这部电视剧刚被搬到大荧幕上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那时候北京的天是蓝的,收水费是得挨家走的,吕丽萍刚跟张丰毅离婚,张国立还没演康熙呢,葛大爷也还是有头发的,,,
第一集一开场戈玲(吕丽萍饰)和余德利(侯耀华饰)之间的一小段对话就将两人的性格特点完完全全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好的喜剧的魅力,人物三言两语举手投足之间,脾气秉性,个人优缺点以及价值观就都能让所有的观众一览无余。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几位主演陆续出场,环环相扣的剧情让每个演员的出场都是那么的自然且顺理成章,丝毫不会让观众觉得突兀。
第一集里,《人间指南》面临停刊,编辑部里的六个人得知即将更换主编后各怀心事。其中老主编宣布消息后六个人的反映及对话将剧情推向了一个小高潮,仔细研究这一段的剧情你会发现,这个小小的编辑部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从《编辑部的故事》到《不见不散》《甲方乙方》《手机》《私人定制》再到《非诚勿扰》在与冯小刚合作的大部分电影里,葛优塑造的角色似乎都是一个类型的,脑袋聪明不从众,永远看着吊儿郎当却总是在关键时刻让你感到很踏实,心地善良偏偏嘴却贫到不行让人又爱又恨,偏偏这样的男人却很讨女人喜欢。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或许这才是冯小刚眼里葛优原本的样子吧。
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和片尾曲很有时代的味道,想必在当年也是家喻户晓的。我不是北京人,但剧中的北京话却让我感觉特别熟悉听起来特别舒服,在我心里那似乎就是那个时代中国的声音。有几位老艺术家说的每一句台词字正腔圆,对于我个人来说,似乎除去剧情光听着他们说话都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编辑部的故事》是那个时代北京的缩影,有太多人不曾见过那个时代的北京,有太多人忘却了那个时代的北京,它远不如现在这般繁荣但却令我心驰神往。这或许就是影视剧存在的意义之一,它可以在不经意间记录下一个时代成为一代人的回忆,成为供后人参考缅怀的素材。
(PS:冯导近几年也会零星的拍几部喜剧,这部《非诚勿扰》是09年上映的,影片中的这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夕阳太温柔,舒淇实在太美。但坦白讲看过之后我总感觉冯导的喜剧再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随着电影技术和设备的更新迭代,影片画面,取景,剧情必然也会改变,可我总是感觉有些难过就好像亲眼目睹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这种难过让我想起了电影《没完没了》的最后一句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