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大学毕业整十周年。前不久,学院邀请我们返校参加座谈。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中,我与多年未见的老同学相聚一堂。然而,环顾四周,一张张熟悉且亲切的面孔映入眼帘,我却发现自己竟无法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我默默地打开微信,翻看着珍藏的毕业照片,那一幕幕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那一天,我仅和当年关系比较好同学交谈了几句,和所有到场同学拍摄了一张集体合照,最后领取了纪念品,我们便各自踏上了归途。
在经年累月的毕业岁月里,我们虽然都保留着各自的微信,然而彼此间的关系也仅止步于朋友圈中的“一键点赞”之交,大部分人也早就只是流连于网络世界的陌生过客,甚至有些人只是存在于照片里罢了。
社交媒体已然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给予人们诸多便捷,使得人际间的沟通互动更加紧密与方便。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社交媒体同样存在着一些潜在负面效应,譬如,它使得人们易生梦幻,误以为自己拥有众多知己好友。
01社交网络侵蚀下,真正的朋友去哪里了
汪涵说:"我朋友圈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人,我就已经觉得很可怕了,于是我决定把一些没有意义的全部都弄掉。"
钱枫问汪涵为什么把自己删了,汪涵霸气回应:"陈坤、范冰冰我都删掉了。"
汪涵表示:"我们没有微信,但彼此之间不会因为这个而长期不联络,感情变差。"
社交网络以其便捷、高效的交流方式,助力人们加速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与信息的传播。它交织着人与人之间那牢不可破的联系,不断拓宽我们的社交世界,使得我们更轻松地挖掘彼此的共通之处,实现相识与交流。
诚然,社交网络亦存有一些潜在的缺陷,如信息的筛选滤化,容易受到媒体与算法的潜在影响,从而降低了人们所接触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同时,社交网络亦可能使人沉溺于此,而忽略了现实中真正的朋友关系。
涵哥的例子其实向我们传递了两个道理:
第一,朋友圈很多所谓的"朋友"是没有意义的
很多人工作和生活分不开,导致朋友圈有几百或上千好友,其中估计有一半不熟悉,基本不联系。
反而正是这些人,常常在你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这样的朋友圈有什么意思呢。
第二,真正的朋友不会社交软件不联络而感情变淡。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友情,哪怕很久不联系,见面就能找回熟悉的感觉。
五月天在《一颗苹果》里唱过:"有些人经过我身旁,住在我脑中,在我心里钻洞;有些人变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尘像雪一般冰冻。"
很多人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陪你走过一段美好时光,便慢后会无期。
有一些友情需要维持,但总有那些朋友,不用花费太多精力去经营,而我们也要学会把时间留给更值得的人。
事实上,社交网络上的言行举止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行动南辕北辙,这种鲜明的反差极易引发误解与争端。此外,社交网络中的匿名性与虚构身份,也将导致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度大幅度降低。
一项由美国康奈尔大学所开展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中的“点赞”与“转发”等互动行为,可构建出一种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社交网络,而非真正基于人际关系的网络。研究人员在Twitter平台上针对8,000名高中生,进行了持续数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揭示出这些高中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模式,往往与其真实的人际关系并不吻合。
该研究还发现,社交媒体上的趋同性是另一个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社交网络上的人往往更愿意与跟自己相似的人交往,并在言辞和行为中越来越相似。这种趋同性也会加剧社交网络上利己主义社会网络的形成,影响个体在社交网络上真正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02现代人们的眼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
上个月,我见了我的大学好友东哥不下4次,算是一周一会。前提是我们分处上海和大连,直线距离857公里。
我经常出差去大连,最近一次也是出差的间隙去找他,会面时间一顿饭,一个小时。
我在朋友圈写到:"朋友大概是,我来带你的城市,哪怕只有几十分钟,也要见面的关系吧。"
发出后很快便收获了大量评论和点赞。唯独没有东哥。是的,这个和我关系要好的朋友,从未点赞我的朋友圈。
我们从来都是简单粗暴的交流,在社交媒体啰啰嗦嗦打字的功夫,电话早就说好了。
真正的好友,是我潜水在你的"朋友圈",却露面在你的"朋友"圈。
03走出虚假的圈子,张开双臂拥抱新世界
社交网络无疑为人际间的沟通铺设了一条便捷之桥,然而在寻找那些难能可贵的知音时,我们仍需走出这个虚拟的社交圈子,积极投身现实生活,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去体会那些互动和交往,才能构筑起真实且紧密的人际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的桥梁转化成彼此的知心好友。以下列出的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裨益:
(1)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融入志趣相投的群体、加入志愿者团队等,都能为你创造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的契机。通过深入挖掘自身兴趣,并勇敢地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就能充分满足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真实而稳固的友谊。
(2)与朋友保持定期互动。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伙伴,定期交流变得至关重要。只有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出更深厚、更真诚的友谊。
(3)掌握有效的沟通艺术。在寻觅知己好友的旅程中,应展示对他人的热衷与关切。学会倾听与表达内心的观点和感受,编织建立在共享兴趣和价值观上的深厚纽带,以此成就真实而灵动的交流和情谊。
(4)秉怀宽容之心,欣然接纳他人与自己的差异观念及习惯。在建立友谊的征途中,你或许会偶遇与自己观念不尽相同的人们。然而,以包容之心去接纳他人的差异,并去理解他们的观点与需求,能助你构建更优质的人际关系。
总的来说,社交网络既具备独特的优势,也暗含一定的弊端。过度沉湎于虚拟世界可能会让人忽略现实的宝贵性,反而衬托出现实关系和社交质量的难能可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交网络的实际功能在于辅助沟通,而并非取代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基本方式。
通过建立真实的人际网络,开展多元化的社交活动,我们才能真实地受益,进而对社交媒体的运用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们应当重归现实生活,更加关爱身边的亲朋好友,自在展现真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