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岁月匆匆,不忘嘱咐
我们常常感叹岁月匆匆,那些环绕在耳边的“唠叨”越来越少,年少时对于长辈们的叮嘱不甚认同,可如今我们却很想要他们在耳边轻轻的说声一切珍重,那或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话语,却蕴含着长辈们的无数忧思。
正文: 一份家书,一份祝福
01
【奶奶•父亲】
由于前几年生活的拮据,父亲远赴国外工作,并且一去就是一年多,奶奶很惦记父亲,每次父亲有时间发快手作品时奶奶都会拿出手机去看看儿子在国外生活的怎么样,然后一边看一边笑,或许在奶奶心中这也是母子“见面”的一种方式吧。
奶奶虽然会用智能手机,但她并不会拼音,每次都是我去用微信调出视频通话奶奶才能跟父亲聊上一会儿,奶奶在电话中总是叮嘱50岁的父亲要照顾好自己,工作注意安全,想吃什么就吃些什么别怕花钱。
每次父亲都被奶奶的“唠叨”弄得眼眶湿润,其实对父亲来说,许久未能回与母亲相见是他很大的遗憾,他经常给我发微信让我有时间多去看看爷爷奶奶,把他没有尽到的孝心完成。
虽然现在父亲依旧在努力工作平时很少回家,但是母子连心的那份挂念始终牢牢的牵绊着他俩,我能感受到在奶奶的心里是很希望一家人能经常聚在一起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谁又甘愿这么累的工作呢?
02
【舅妈•表哥】
表哥因为疫情影响辛苦经营的小吃部生意一直不景气,加之前几年结婚在沈阳买房还有贷款要还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舅妈知道之后每个月都给儿子拿钱还房贷,并告诉儿子儿媳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每个月的房贷她和舅舅帮着还。
可生性要强的表哥说什么也不肯要这份钱,老两口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就那么几千块钱,虽然沈阳的消费水平没有其他城市高,但是日常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为了缓解窘迫的经济状况,表哥决定将小吃部兑出去到大城市的工厂上班,因为工厂相对来说工资更能把握一点,受疫情影响程度也比小吃部强的多,临行前舅妈千叮咛万嘱咐告诉表哥到了那里一定要好好注意身体,两口子不要吵架,这一“唠叨”又是一个多小时。
如今表哥表嫂工作顺利,也有了一些积蓄,窘迫的经济状况总算是得到了缓解,舅妈的“唠叨”自从表哥远行之后就从未间断,可表哥却对此十分受用,他说:金山银山,都比不上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份“唠叨”永不敢忘。
03
【外婆•表弟】
表弟前两天刚刚回河北工作,由于秦皇岛疫情的影响,表弟在老家待了半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表弟被外婆的“唠叨”折磨的痛不欲生,今年79岁的外婆每天都会早早的叫他起床,然后让他多穿点、换袜子、勤换衣服。
这些在表弟看来并不用督促的事情,外婆却每天都在重复“唠叨”我去外婆家住的半个月,祖孙两人每天都在拌嘴,外公在一旁哈哈大笑,也许上了年纪的人都会有“唠叨”的习惯,外婆就这样“唠叨”了半个多月。
在疫情退散表弟准备回河北的前一晚,外婆趁着表弟睡着悄悄的把表弟要带的衣服都叠好了,我去解手回来刚要准备上床睡觉,外婆看着我说:“小点声,别吵到了你弟弟,明天早上他还要坐火车”看着外婆佝偻着的身子,我才知道这个瘦骨嶙峋的老太太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孩子们。
那天晚上我睡的很香,我还梦到了小时候外婆用那台老式缝纫机为我做衣服的场景,穿着新衣服的我喊着外婆抱抱我,而醒来后外婆已经满头白发了。
结语: 真希望他们可以一直“唠叨”
每一份爱都藏在不经意间,或许我们未曾察觉,但亲情的温暖总是为我们抚平伤痕,多想时光可以慢些走,让我留住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家人聚在一起开怀畅饮或许就是长辈们最大的愿望,不管以后工作有多忙,我们都要及时的,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