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创新引领实践探索
——吉林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随之而来对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吉林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近期发布了《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和能力,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深刻洞察,精准出击。《实施意见》的出台,是基于吉林省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专业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定等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吉林省民政厅联合多个部门,共同制定了这份综合性政策文件,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到2025年,以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规模将进一步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对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多维吸引人才,拓宽来源渠道。《实施意见》提出,通过加强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支持、鼓励多渠道多途径吸引人才、支持跨行业跨领域人才流动等措施,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特别是针对农村等养老服务基础薄弱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养老服务事业。
增强人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在提升人才素质能力方面,《实施意见》强调要加强专业教育培养、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提升教育培训质量。通过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优化专业设置、扩大招生规模等措施,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同时,强化用人单位主体责任,采取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能力素质。
健全体制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质量评价、补贴支持等工作中,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所占评价权重,并将其作为养老服务机构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招投标的重要评价指标。这一举措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养老服务人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实施意见》的发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恰逢其时,为吉林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对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老年人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集安市委组织部 成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