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读书笔记3

书中主要的女性都是善良、勤劳、朴实、温柔的,她们遵循“三从四德”,在任何时期都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人和事,她们期盼着美好的生活并时刻为之努力,可惜上天早早地夺走了她们的生命,却迟迟不肯收走福贵的命,让他去承受那么多次生离死别,去忍受心如刀割的痛楚。为了活着,福贵改变了自己。是生活,更确切地说是生存的强烈欲望改变了他。年轻时的福贵可以说集富家公子的放浪不羁、骄纵狂妄干一身,竟然口无遮拦,当面骂自己的父亲。后来他懂得,他把老牛当做自己的家人,求得尘世中的一丝慰藉。

主人公的名字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虽然叫福贵,可他的一生中真正享福的时间很短,家境虽然富贵,但挥霍起来也是转瞬即逝。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时都蕴含了一种期盼,但天不遂人愿,贯穿全书的关于命运的无奈从这一个细节便可见一斑。

一部《活着》,让我们体会到时代的更替与社会的变迁。可以想见,在那个年代,像福贵这样悲惨遭遇的底层人民不计其数,福贵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实例。福贵的一生其实也影射了现代中国的历史。从国共内战、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再到文化大革命。福贵并非自讨苦吃,他的悲惨不仅是由于年轻时埋下了恶种,更多的是因为底层人物不得不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随波逐流,只有被迫地承受外部施加于他们身上的一切,才能勉强生存,最终天下太平了,社会稳步发展,外面的世界越来越精彩,但年老的福贵再也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了,因为他已经是孤苦伶仃,茕茕孑立,举目无亲的他最后流露出仿佛看透了自己的一生的一种释然,家族的兴衰浮沉只在一念之间,人生又何尝不是过眼云烟呢?福贵讲述自己一生的语气仿佛旁观者一般,而正所谓旁观者清,既已看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又何必怨天尤人,捶胸顿足呢?其实在福贵心里,他的亲人们不曾逝去,都还活着。并非什么“千磨万击还坚劲”,坚忍顽强地活下去,就是像福贵这样的平凡人唯一而伟大的胜利了。

无论怎样的一般部悲剧,如果在震撼人心之余没有引发思考,不能引导读者透过悲剧背后去探究更深层的东西,就不能称得上是优幸运的是,《活着》没有让我们失望。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也隐含着对人生存意义这一终极哲学命题的思考,这也是作者以“活着”作为书名的原因。家庭观念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无论何时何地,境遇如何,有亲人,就有活下去的意义,即便不为自己而活,也要为赡养父母、抚养儿女而活。但我们知道,曾经拥有然后失去,总是比从未有过更让人心碎,更何况曾经拥有的是最珍贵的亲情。当“世间一个情字在,举目四望不见亲”的时候,一个孤单的人又该如何找寻生存下去的意义呢?作者只是告诉了我们结果--福贵还活着,但其内心世界我们终究不得而知。或许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而答案要靠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寻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日文版自序》 一、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将生活而不是幸存?生活和幸存之间轻微的分解在哪里? 对《...
    宁静致远_a7bf阅读 3,558评论 0 2
  • 书已看至接近尾声,有庆死了,凤霞嫁人了。有庆死的时候,我好难过 ,看着看着就哭了,哭得好伤心,那些抽血的人不...
    蓝波波波波阅读 1,241评论 0 0
  • 和很多人一样,读完《活着》,我心里也沉甸甸的,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如同想要尖叫,叫声却卡在喉咙里。读完这样...
    20级易琴婷阅读 1,306评论 0 0
  • 在《活着》一书中,富贵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以前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天有气无力,每天早晨醒来犯愁的就是这一天该...
    小仪lam阅读 3,038评论 0 2
  • 如果你去搜必读图书目录余华的《活着》一定会在其中,爱好阅读的应该没有人没有看过活着吧,这本书获得意大利格林扎...
    夏越阅读 2,68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