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反思什么怎能办?

我刚开始练习反思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被现实教育不得不反思 ,这种反思虽然有一定效果,不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反思方式,无法做到每天积跬步,但是我实在想不出来要反思什么,后来慢慢摸索,发现生活中反思的地方还是挺多的,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反思方法。

一、情绪反思

反思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了解自我, 情绪是观察自我一个窗口,人性和本性都会通过情绪变化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情绪了解自己行为和动机是最好的方法,情绪反思是斯多葛学派哲学,专注接纳自己、理解自己,接纳生活,理解生活,也是我现在主要的反思形式。

反思方法:

• 描述事实 :描述事实而不是观点,只描述客观发生的事情

• 描述情绪感受:描述自己的情绪,所思所想

• 分析原因 :5why分析法,或者黄金圈分析方法

• 总结和赋予意义 :给事件总结,并且赋予正面意义

情绪反思的特殊之处在于两个方面,第一:要真实,全面的描写自己的情绪感受,并且作为核心,痛苦的事情尤其要反思,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的说法,直面痛苦才能避免痛苦变成潜意识,变成一个满身伤口的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情绪波动, 第二:总结和赋予意义,一定要赋予事情积极的意义,按照阿德勒心理学的观点,赋予事情积极的意义才会接纳和改变。

需要支撑的心态和认知主要有集中

• 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的心态,情绪反思要把所有事情赋予积极的意义

• 真实面对自己内心的勇气,归责不是重点,改变才是重点

• 还有心理学的一些知识,避免自己陷入误区

二、设计型反思

反思目的:是情绪反思的一个变种,目的通过认识自己,找到影响自己讨厌和热爱的环境和人的因素,通过选择环境,选择人、设计活动,从而让自己的生活中充满热爱,发挥自己最大的热情,减少内耗。

反思方法:和情绪反思差不多 1:描述事实 2:描述情绪感受 3:分析原因 4:总结和赋予意义 ,特殊点在于更专注积极的情绪,并且分析方法比较特别。

分析方法:采用的斯坦福设计分析方法AEIOU

• Acitivity 活动:活动是什么?事件是什么,全局视角看问题

• Enviroment环境:当前环境是什么?环境对整个活动的影响

• Interraction 互动:人和人,人和环境是怎么互动

• objective 对象:环境里面存在什么 设备或者物体,对人和活动有什么影响

• user 用户:这个活动都有哪些人参加,影响了活动的能量流动

简单来说就是关注,环境、人、环境里面的物体,关注人和人,人和环境互动方式,从而找到自己讨厌或者喜欢因素,选择或者改变这些因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反思需要支撑的心态和认知主要有集中

• 不同的环境、设备、不同的人会极大的影响人的行为和情绪

• 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 设计思维和方法,斯坦福设计分析方法AEIOU

三、决策和行为反思:

反思目的:决策反思的人,不是特别关注情绪,只关注结果和假设的关系,

现实世界:假设—>行动—>结果

反思:结果—>研究原来假设—>反思矫正假设

通过研究原来假设、矫正假设,找到新的假设,让自己的行动符合自己的观念,价值观,是一种强大的行动反思哲学;(来源于成甲《好好学习》)。

反思方法:

• 描述事实:描述昨天做的不好的地方。

• 描述假设: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 原因分析&新的假设:原因是什么?如果重新来做会有什么改变

• 后续行动:坚持每天按照标准对照我的行动

这种方法和情绪反思的区别在于, 聚焦于行动和假设的关系,反思必须对比原有假设和新的假设, 或者对标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 比如:成甲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7个习惯的定义, 本杰明.富兰克林列出了13种人类的美德,每天对照自己行为进行反思, 这种路线是圣人之道,让自己日常的方方面面行为都符合圣人的标准。

心态和认知主要有集中

• 一切结果都是假设开始的

• 人类社会中存在通过观念和美德,人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观念和美德,让其变成本能

四、目标反思

反思目的:和复盘相似,专注于实现目标的方式,目标反思就是复盘一种形式,只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个人目标,比如习惯的培养。

目标反思的常见方法和复盘也类似

• 描述过程 :描述事实过程

• 目标和结果对比:看看自己是否达到目标,当时自己制定的目的

• 分析原因 :分析为什么达到了目标?为什么没有达到目标?

• 总结经验:总结经验,为下次提供经验

情绪反思需要支撑的心态和认知主要有集中

• 目标是可以调整的,一次做不到没有什么,

• 制定目标要察觉自己的初心,要有以终为始的观念,

• 学习一些复盘的方法论

情绪反思让人理解自己、改变自己、接纳生活,设计型反思让人找到自己热爱 生活方式,决策反思让人找到自己假设的误区,从而得到更好的结果,目标反思专注于目标的实现,人每天可以反思很多,最主要是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并针对性进行反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