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一家三口照常去附近的广场散步。
路经小区的垃圾分类点,两位志愿者仍然守候在垃圾桶旁。
“大哥,塑料袋是干垃圾,倒完厨余垃圾后,还需要扔在干垃圾桶”志愿者热心得提醒。
正骑着滑板车的女儿停下来问:“什么是干垃圾?”
爸爸“装垃圾的塑料袋,你的纸尿裤,佩奇不喜欢吃的,就是干垃圾”
女儿若有所思得点点头,然后飞快得骑起了滑板车。
爸爸小跑着“小心点,旁边有车,不要骑那么快”
女儿骑得更快了。
爸爸 “慢些骑,你这孩子!不要往后看,看前面,……”
女儿停下来烦躁得说“爸爸,我不想骑滑板车”
爸爸“你刚才不是骑得很开心吗?”
“你太唠叨了,说的话就是干垃圾,佩奇不喜欢,我也不喜欢”
干垃圾!女儿的比喻真是太贴切了。
语言如同生活的垃圾,每时每刻都在排放。
当我们轻身细语,语言就是亲子关系中的心理营养;
当我们啰嗦唠叨,语言就是干垃圾,不被喜欢还没用;
当我们指责贴标签,语言就是湿垃圾,吸收了会生病;
当我们后悔自责,语言就是可回收垃圾,可以再回收加工;
当我们权威压制、骄纵宠溺,语言就是有害垃圾。
01)
我信息代替你信息,让湿垃圾无处可遁
“你怎么这么小气,分享都不会?”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不会喊阿姨吗?”
“有啥好哭的,这么胆小?”
这些话父母耳熟能详, 我们总是为了让孩子懂礼貌,勇敢些,给孩子好心的教导,却给孩子贴上各式各样的标签。
这就是湿垃圾,尽管会自我腐烂,可是孩子吸收了会生病。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话就是权威。我们的贴标签会内化在孩子心中,形成自我认知,觉得自己就是自私、笨孩子,也就放弃了挑战的勇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在《PET父母效能训练》中讲到“我信息”即表达我们的感受,又尊重孩子。
“我看到你把玩具扔得乱地都是”描述孩子行为
“我有些生气”描述我的感受
“因为妈妈要收拾很久”描述这个行为给我带来影响
“你可以帮忙把玩具归类吗”提供解决方案
“我信息”让孩子明白这是我们的需求,孩子可以满足,也可以不满足。
如果孩子的行为妨碍了我们的需求,我们真诚得告诉孩子真实的感受,相信孩子可以尊重我们的感受,并尝试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02)
用简单的语言代替唠叨,远离干垃圾
“不是这样拼,要把积木放在这里,教了你那么多次怎么还不会”
“快点收拾玩具,洗澡睡觉了,现在都九点半了,早睡才能长个子”
“要不是你,我也不会离职,这么辛苦,你还不懂事”
明明是好心教导孩子,怕孩子休息不好、受伤,却变成了无休止的唠叨。这就是干垃圾,佩奇不喜欢,孩子不喜欢。
脑科学专家洪兰教授在《三分天注定》讲到为什么孩子不喜欢唠叨?
大脑联结区在大脑解释外界进来的刺激时会活化,刺激的信息越多活化的程度越高。假如这个信息是头一次看到,那么所有跟这个刺激有关的神经元都会活化。在这些活化的神经元中,有些是“强活化”,有些是“弱活化”,都在接收信息指令,所以新奇事物第一次出现时,我们会特别去注意它。
但是同样的信息第二次出现时,情况就和第一次不一样了。前面表现比较好的强活化神经元开始送出抑制指令,禁止前面弱活化的神经进一步活化。
所以说大脑都不喜欢干垃圾。
唠叨会降低我们的影响力;会让孩子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挫;也会让孩子感觉到被控制,产生逆反心理;也会让孩子失去自立性,反正有妈妈操心唠叨呢?
与其苦口婆心得唠叨,不如言简意赅沟通。
03)
用倾听代替说教,让可回收垃圾再回收
“妈妈以后再也不发火了”
“爸爸再也不打你了”
明明道理都懂,却脱口而出哪些后悔的话,这就是可回收垃圾,说完就自责内疚。
我们经常被建议要控制自己情绪,不要对孩子发脾气。
可现实却是我们不是神,我们常常情绪失控,最后后悔、自责、焦虑。
做不到不吼不叫,那就用倾听代替说教。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所有感受
在孩子发脾气或者伤心,过去我会烦躁失控。
现在我知道孩子的理智脑要到20多岁才能发育完全,我会默默告诉自己“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她大脑还没发育好。”
第二步,全神贯注得聆听孩子
每次,女儿发脾气,我都会停下手中事陪着她。即使她让我走、推我,我理
解这是她生气的表现,我会静静陪在旁边等待她平静下来。
最好用肢体动作抱住孩子或者肢体语言注视着孩子。
第三步,多鼓励孩子,少评判孩子
“这么简单的拼搭都不会……”评判孩子,孩子更沮丧、失望。
“你想把这个磁力片搭在这里,可是一直搭不上,你很沮丧,所以把磁力片扔了”描述行为
“这个磁力片确实不好搭,妈妈都是摸索了好几次,” 引导孩子
“你照这样试试……哇,你终于自己把这片磁力片搭上了”鼓励孩子
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少用消极的语言评判孩子。
第四步,用游戏力激发孩子表达欲
在孩子幼儿园回来不想表达,我们可以借助过家家等角色扮演游戏,走进孩子的内心,看懂孩子。
轻松的亲子游戏,可以化解孩子的烦恼,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04)
用双赢法,干掉有害垃圾
“成绩这么差,白养你了”
“有本事就去跳楼”
“不许哭!再哭不要你了”
暴力教育常常让我们要么恐吓威胁,要么拳打脚踢,但这样的沟通常常变成有害垃圾。
前段时间,泰国的“父亲辱骂孩子,孩子吞枪自杀”的新闻不胜唏嘘。只是因为父亲和儿子发生争执,父亲对儿子说:“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你还不如死了算了?”
高压的沟通让孩子被压抑太久会产生逆反和反抗,滋生攻击性和报复心,甚至会走上弯道。
而双赢法的沟通就是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但是不要期许结果是我们想要的,最关键的是我们和孩子都认同。
第一步,界定冲突,找出我们和孩子的矛盾点
父亲和孩子发生争执,父亲情绪高涨这是父亲的问题,而孩子反驳是孩子问题。分清问题归属,是父亲的问题就用我信息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孩子的问题就学会倾听。
第二步,找出可选方案
父亲可以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和孩子商量彼此的问题,找出可行的方案。
先情绪后事情。
第三步,评估可选方案
我们的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可以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而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建立在我们的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上。
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蓄满孩子的爱之杯,让孩子有勇气和信心去探索。
清除垃圾语言,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一项长期工程。
爱孩子,就从减少语言垃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