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招生策3.0版》连载之21
一一改变民校教师心态与营造学校招生的软环境
1、民校教师参与招生的六条理由:
一是没有生源,就没有自已工作岗位;没有生源,工资就无出处:没有生源增长、收费上调,何谈涨工资、拿奖金。
二是“我是来教学的,不是来招生的”,这种心态本身就有问题。切记招生本来就是民校教师职责之一。
三是招生不是丢人显眼、没面子的事,而是积善行德的大善事。
四是克服困难,积极参与招生,是爱校的重要体现。
五是招生是对教师自身的说话、沟通、说服等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教师有没有水平的试金石。
六是招生是社会、家长对教师自身的师德、业务能力的真实考核,是教师综合素养真实反映。
正如特级教师、全国名班主任郑立平先生所说:对于民办学校的老师们来说,与其说去招生,不如说,是去锻炼自己、磨砺自己、发展自己、推介自己;不如说,是去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关注民生、开阔眼界、结交师友、体验人生;不如说,是去服务社会、亲近家长、提供选择、传播希望、共享幸福!招生,其实,更在于找回或找到心中的自己!
2、嘴上爱校与行动爱校
在一些生源薄弱的民办学校,有一些教师与董事长、校长交谈时能指出学校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甚至还能提出有效解决策略,若观他所带班级、所在课堂,他反映问题更突出,他提出策略自己也没采用,也没下功夫改变。这种说起来一套套,不从自身做起,从本班改起,紧紧停在口头上言说,是一种嘴上爱校。当然同那些对学校荣辱漠不关心教师相比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希望这些教师从嘴上爱校走向行动爱校,这样才是从自身做起、解决问题的真爱校。
3、个人声誉与学校声誉
在一些生源薄弱的民办学校的普通班或者双差生班,一些班主任或教师只抓两三个升学有望孩子,放弃一大片学生。课堂上瞌睡一大片,违纪一大片,教师熟视无睹。这种状况不仅在毕业班,起始年级也不少。
我在想,就是教师盯住的两三个学生能考上学,认可并传播学校声誉也仅两三个学生、家长,不喜孩、不认可、不说学校好话、对学校没有好印象甚至漫骂学校的学生、家长多达几十个,况且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信息传播速度是正面的3到5倍,因此,就会出现社会上说学校不好的占绝对大多数,招生、招优生更困难,恶性循环便产生了。
对教差班教师来说,我教的差班还能考上几个学生,对自己声誉绝对是加分项目,然而放弃差生对学校造成后果确是灾难性的,对学校声誉影响是极大的。
抓尖没有错,个人声誉与学校声誉也并不予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是上策。
4、民办学校教师招生时要有如下底线意识:
“收一个学生,交一个朋友”。这句话真好,不要忽悠家长!因为可能家长对比过好几个学校,而他却选择相信了你,
一旦是你的学生家长,终生是你的朋友,用你的真诚来打动他,以心换心,用孩子的成长和成绩来回报他,工作即是如此,生活也是一样!
5、被信任是一种快乐!
当孩子家长交费的一刻,我们接过的绝不是学费,而是信任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