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个童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木偶,制造男孩的工匠希望男孩可以永远开心,于是只给了男孩微笑的表情。开始的时候,男孩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因为他总是笑啊,笑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可是后来,男孩因为自己的笑容一次次被误会,他无法在表达同情时做出伤心的表情,无法在被人误会时通过表情表达愤怒。于是大家渐渐远离的男孩,认为他是一个虚伪的坏孩子。忘了故事的结尾是什么,可是对男孩的微笑记忆深刻。
常被别人评价为喜欢笑的人,笑似乎超出了它表达情绪的范畴。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今天突然察觉到身边有一个同样时常面带笑容的人,面容方正,笑容温暖,好像生活中所有的琐屑与苦痛都会被这笑容融化。所以,很有兴趣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总是在笑的人他在想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似乎应该先面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会时长面带微笑呢?我们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来源于生活经验
在向前看的同时,我们似乎不得不背负着自己生命历程中欢愉与痛苦。它们似乎比缥缈的未来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此时此刻的选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说过,你笑起来很好看。然后,我可能就越来越多地使用笑的表情,在心理学里有一个现象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大部分人都有对他人的期待做出回应的倾向。还有,如果我通过“笑”获得了奖励,这种奖励会激励更多地通过这种方式赢取奖励。比如,在与陌生人交往中,我发现保持微笑让我们交流更顺畅,那这种经验可能会得以保留。如果,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关于“笑”的经验,应该还是蛮愉快的事情。
二.发出信号
在面对十分糟糕的事情时,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会发生作用,有的人会选择躲避,举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当论文写到一半突然卡壳的时候,你的下意识动作会是什么?有人可能和我一样,拿起手机看一些根本对写论文毫无用处的东西。据说,这也是拖延症产生的原因之一。躲避困难是一种本能,不必太过苛责。但是论文总归是要写的,比写论文还要困难的事情还有一大堆。心灵鸡汤教导我们面对困难要“微笑面对”。这里的“微笑”可能更多指心态,但不妨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微笑”其实是在发出信号,对自身,它意味着,“我很坚强”“我可以战胜困难”“我很乐观”等等的积极情绪,更重要的,是它同样可以向外界传达这种情绪,以及影响他人对自身的看法。
三.印象整饰的一部分
“笑”同样发挥着强大的社会符号作用,社会符号不只是指文字,还包括手势,姿态,表情等。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有个社会学家叫做戈夫曼,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戏剧理论”,核心思想是人是社会舞台的演员。既然是演员就不能不在乎观众的观看体验。“笑”可以成为自我印象整饰的一部分,帮助我们建构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当然这种印象是具有个人取向的。
相似的理论还有一些,这里暂且写这三个,接下来,我们回答最初的问题:一个总在笑的人他在想什么。
答
案
是
。
。
。
。
。
。
我笑点低,你管得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