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很普通,在阳光下却能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教师的职业很平凡,平凡的职业也能折射出一个人不平凡的人生。马成梅老师从教以来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从教以来不畏困难,任劳任怨,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矢志不渝。1996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自知自身责任重大,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尽心尽力教书育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连续三年被授予“校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被授予“校优秀文明班集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2年被评为新沂市先进学生集体负责人。
自2002年以来,马成梅老师一直担任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一方面做好教学“五认真”,坚持写读书笔记,精心钻研教材;另一方面能够虚心求教,研究语文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前,所教班级均分遥遥领先,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年度优秀教师。
“科研强师,科研兴教”,只有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内涵,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2005年以来马成梅老师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有序有效地进行了学习。特别是在2005年7月参加了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2009年6月参加了初中新课程教师网络培训学习,2010以来,我积极参加区教育局所组织的各项教学基本功竞赛,且多次获奖。与此同时,她也能加强自我学习,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努力提高业务理论水平。主持的徐州市课题得到了区教研员和全体教师的一致好评。
教育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而言,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学无涯而知也无涯”,讲台是锤炼人的地方,三尺讲台,马成梅老师找到了属于她的坐标,追寻到了属于她的价值。
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每一个周末和节假日马成梅老师都为新安镇和平社区的留守儿童上课。和平社区留守儿童比较多,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本学期和平社区共有留守儿童25人,其中男生13人,女生12人;单亲留守儿童2人,双亲留守儿童23人。平时我们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社区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马成梅教师经常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心理上放下包袱,快乐学习。在学习上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社区的留守儿童,父母均在外地打工,一个人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学生、生活都很困难,志愿者们经常利用假期陪伴孩子们,带领他们学习音乐,美术,古诗词诵读,剪纸,书法……从2014年迄今为止从未间断过。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良药,也是最好的明信片,孩子们那天真无邪的笑脸,就像那纯洁的百合花,在这里肆无忌惮的绽放着。也许,当我们抬头仰望蓝天时,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只因我们曾经努力过,曾经付出过,只因我们真正地体会过了,什么是乐于助人,当你真正奉献出爱的那一刻,你是幸福的。不仅如此,马成梅老师还和留守儿童结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平时从这些方面入手: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
另外,马成梅老师定期和不定期带领留守儿童举行主题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关心关爱留守学生,不单是学校的事,不单是志愿者的事,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