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社会病了,是真的病了,每天都有死亡,几亿人隔离。好像一夜之间回到了中世纪,只不过这次不是黑死病,不是天花,也没有黑魔法和哈利波特先生。在中国,这更像是历史上无数次肆虐过华夏大地的“瘟疫”。对,它的名字叫“瘟疫”,它的老大是“瘟神”,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都这么称呼它。
这一次我们没有“纸船明烛照天烧”,我们请来了“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坊间传言,说是什么玄学加中医理论,肺属金,新冠病毒是肺上的病,需要火来克金,就能克制住肺病。传言终究是传言,不仅荒诞无稽,且又低智商无常识。果若如此,所有的肺癌医院、肺病科室,全部名字改成“雷神庙、火神殿”,岂不是更妙?这充其量也只是大众面对灾难时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这个社会病了,是真的病了,这病的根不在身上,不在肺上,在心!对,在心里头,心里的五常没有了,“仁义礼智信”丧失掉了。中国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天象必应与人事,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人身有五脏、人心有五常。五常者,仁主肝、义主肺、礼主心、智主肾、信主脾胃。瘟疫流行,病在肺,是人心里头的“义”丢失了。“义”为天地之正气,正气失位,邪气流行。
“义”怎么失的?因为社会没了道义。道义是什么,道义是人心里的底线。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的天朝梦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入骨髓的“匮乏感”。一百多年的痛苦挣扎,在难以想象的艰难岁月中,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然而,这种无可名状的“匮乏感”就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它变幻着各种模样,充斥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的意识。
历经几十年的卧薪尝胆,我们的经济体在国际社会站了起来,腰杆硬了。但是,我们社会驾驭财富的意识能力是怎样的?我们面对财富的心理成熟度是否滞后,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我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我们害怕脱离主流社会,对物质文明的极度追求,并没有疗愈我们心灵深处的“匮乏感”和鸦片战争的创伤。相反,从教育开始,幼儿园要上好的,小学要读好的,初中高中要去名校,再考个名牌大学。为此,每年中高考患抑郁症和各种方式奇葩自杀的孩子们的数量,逐年递增居高不下。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的产物,其实,这只不过是整个社会在“匮乏感”驱使下,集体无意识的投影。
我们开始变得不再那么谦和,我们恐为人后,我们不论做什么事,开始争先恐后。随着“成功学”的兴起,我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对欲望的满足,对资源的掌控,达到空前的膨胀,乃至“放纵”也成为了一种“天经地义”。我们追逐,我们占有,我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判断准则。我们喜欢获取,对大自然的获取、对权利的获取、对金钱的获取、对女人、车子、房子……无尽的获取,已经演变成了无休止的压榨。
对,是压榨,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直接的压榨,在这种压榨中,人性被碾压,心灵变得扭曲,孩子们成了学习的奴隶,成人们变成“经济的动物”,在动物世界里,人们遵守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我们沉浸在欲壑难填的欢愉中,我们沉溺在利益最大化的畅享中,我们沉沦在金钱至上的美梦中。层出不穷的直销模式,花样翻新的互联网+,肆意滋生的民间借贷,都在灌输着一个共有逻辑,获取财富,先“催眠”自己,再“催眠”亲人、朋友、凡事都从身边人做起。——道义丢一边,利字摆中间。
中国文化,自古讲究的是做人的文化,什么是做人的文化?学习圣人,学做贤圣,修习学问。什么学问?做人的学问,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朝闻道,夕死可矣”。
现在的我们,心底里已经没有“君子固穷”了;我们忘记古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我们视“温良恭俭让”如粪土;我们奉“巧取豪夺”者为楷模;我们“天寒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为理所当然;我们“孜孜以求”的是名利双收;我们“惺惺念念”的是高人一等;我们“极力规避”的是不让自己先死在别人前头。强烈的匮乏感、如影随形的不安全感、莫名的焦虑,充斥着、弥漫着在人们心灵的深处,滋养着“瘟疫”这只怪兽,它变化多端且五彩斑斓,时时刻刻在蛊惑着人心,终于有一天,“道义”的封条被彻底的撕开,“瘟疫”获得了自由……
——我们应该牢记,我们这个时代,不论何时、何地;不论何种颜色;不论你、我、他,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