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追的时候,还被队友吐槽你又看的什么没营养的婆婆妈妈剧,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打开pad看到在放,就随便看看,然后掉坑里了,看得不亦乐乎。
一边嘲笑他,一边觉得也挺好,看看别人的教育方式,多多少少能学一点。
其实有些情节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浮夸,有戏剧创作成分,不屑一顾,但是后来看新闻发现这三个家庭都是凝结了几百个真实家庭的生活影子。
这部剧作者是记者出身、擅长纪实的鲁引弓教授所写,同样这部剧也不是完全虚构,而是90%都是来自真实案例,作者在2017年初采访了300多个家庭,进入镇海中学等学校实地考察。
作为一个妈妈,你总是或多或少能在三个妈妈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犯错时歇斯底里的童文洁式的你,恢复冷静时突然通情达理的刘静式的你,照顾孩子时无微不至的宋倩式的你。
20 世纪60 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养育方式:放任型、专断型和权威型。后经其他心理学家改进,增加了忽视型。
《小欢喜》里面三位妈妈都能归结到这几种类型的养育方式中,宋倩的“独裁型”养育、刘静的“权威型”养育、童文洁的“独裁”+“放纵”养育,还有留守儿童磊儿的原生家庭的“忽视型”养育。
取长补短,我希望我能学成这样一个妈妈:
七分刘静+二分童文洁+一分宋倩。
七分刘静
刘静太过完美了,永远保持理性,但又不冰冷,而是温柔似水,与人相处总是让人如沐春风。
对待老公,支持理解。
儿子当众顶撞爸爸,爸爸一怒之下教训了儿子,作为妈妈,刘静没有很母性地袒护儿子,去责骂老公怎么能大庭广众打儿子。
也没有习惯性翻旧账,去申诉老公诈尸式育儿,平时不出现不好好维护父子关系,现在出来刷存在感。
而是开解老公,你不用自责,儿子本来就有错,不应该当众顶撞爸爸。
妈妈是家庭矛盾的缓冲剂。但是就这样一个case,有多少妈妈做得到?90%的都要骂老公了吧。
对待儿子,平等友爱。
刘静想用高考前一起放飞一次气球来缓和父子关系,但是作为区长的老公,第一反应是没有申请,不能放飞。
这样泼冷水破坏氛围的做法,正常妈妈应该又要劈头盖脸骂老公了吧,“三个气球而已,你不要把官腔放家里来”。
但是刘静没有,而是用聪明化解了僵局,她建议那就把气球绑在院子里的围栏上,不放飞了。
老季同志当然同意了,结果刘静绑的时候故意松手,把气球放了,跟老公说“不好意思手没抓牢”,然后回过头偷偷给儿子眨眼睛,表示小计谋得逞。
这也太可爱了吧,看到这里,我震惊地笑了,还有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操作,果然婚姻家庭是要靠聪明才智经营的。
对待朋友,真诚尊重。
这里的朋友不是正常的朋友,是忘年交,是儿子的同学英子。英子是学霸,但是学霸有学霸的压力,总想保持在好名次。
英子又来自单亲家庭,家里有一个为她辞职事无巨细疯狂控制的老妈宋倩。
高要求的妈妈为了高考不让她玩乐高、不让她去天文馆做讲解员、不尊重她的理想,把所有的爱放在孩子身上,生气的时候会哭着说:“妈妈不能没有你,你是妈妈的一切,妈妈离开你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高压窒息式爱的环境最终导致了英子的抑郁症。
而英子遇到了同在天文馆工作的刘静阿姨,跟妈妈完全不一样,这位阿姨通情达理,善解人意,非常支持英子的天文梦想。
带她看电影、陪她吃脏脏包、送她各种礼物。
最后还送了一封去国家航天局训练营的推荐信,直接把英子和镜头前的我给搞哭了,刘静对她说:“阿姨希望你永远快乐,希望整个苍穹都是你的。”
妈妈希望英子考清北,英子的梦想是南大的天文系,为此跟她起了非常大的争执,只有刘静理解她支持她。
我想这一点我也能做到。一直觉得有梦想并愿意为此努力的人总是能找到内心的充盈和在这个世界的立足之地。
据说英子原型是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教授胡一鸣,2007年参加高考只报了南大天文系一个志愿。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发现了引力波,胡一鸣就是科研团队中的一员。
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希冀寄托在孩子身上,我想说你想上清北你就自己考去,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和追求。
如果孩子想考清北,那么妈妈一往无前地支持,如果他想一直追随某个兴趣,那么妈妈也会像刘静一样力所能及地给你帮助,给你启迪,让你找到内驱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世界是多元的,成功也是多维的。
刘静是典型的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很接纳,他们温暖、充满爱、对孩子情感和需要都积极回应,很重视倾听和交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家庭中一起做出决策。
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他们对孩子的行为有清晰的规则,有坚定的管教,对孩子的表现有高期待。这是和放纵型父母的区别。
她很温柔但她也很坚定,儿子季杨杨开豪车,她会明确批评,儿子当众顶撞爸爸,她会表明立场。
这是一种对孩子的生活与成长高度参与和控制,但情感上又偏向于接纳和温暖的养育方式。
二分童文洁
童文洁表面上咋咋呼呼,对儿子又打又骂,但是儿子方一凡却成长成了几家里面性格最讨喜的孩子。自信、幽默、豁达、善良体贴,虽然表现上非常调皮。
这样的孩子一看就是在不缺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安全感十足,不怕妈妈骂,不怕高考没考好,不怕学霸表弟来争宠,不怕跟学霸相处。
大概一方面是童文洁给的自信吧。
虽然这妈妈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骂人,但是本质上对儿子是非常支持的。
支持儿子报艺考班,儿子稍微有点进步就表现得非常开心非常赏识儿子。
还有一方面是父母相爱给的安全感。
童文洁是好老婆,方圆是好老公。方圆想去开滴滴的时候,童文洁不是骂他无能窝囊,而是怕他辛苦心疼他。
方圆失业的时候,喝醉酒睡在楼道里,童文洁回家看到,没有生气,而是蹲下来听他倾诉,告诉他“别怕,有我呢”。
而当童文洁遇到上司骚扰,想辞职的时候问老公:“我可以辞职吗?”方圆也是毫无犹豫的答应。
其实现实生活里听到过很多老公怕缺少一份收入不支持老婆辞职,也有很多老公因为女性收入低要求老婆辞职带娃。
但是每个妻子要的是自由,我有选择的权利,我想辞职你支持,我想上班你也一样支持。
夫妻之间不是相互抱怨,而是一起解决,相互扶持。既然决定在一起并且决定要一直走下去,那就少相互挑剔,互相指责,多点宽容理解和帮助。
要么就快刀斩乱麻,早离早轻松。
童文洁和儿子的相处更像是没大没小、相爱相杀的亦敌亦友关系。方一凡不怕她,知道她刀子嘴豆腐心。甚至心疼她,知道对妈妈好。
突然意外有二胎又打算不要的时候,童文洁和方圆也大方地告诉了儿子,让他也有知情权。
可见这样的家庭,每个成员是平等的,爸爸妈妈相处尊重,同时尊重孩子。
当然童文洁的问题也有,比如生气起来非打即骂,把英子让方一凡保管的乐高直接给送到英子妈妈宋倩那,儿子考试前夕替儿子事无巨细整理好书包,甚至放好了湿巾,大概已经到了我现在出门整理妈妈包的程度。
所以只取两分童文洁,尊重爱人,和儿子平等。
一分宋倩
单亲妈妈宋倩是明显的独裁型父母(Authoritarian Parenting)。
这类父母的养育特征是:他们对孩子的行为、纪律、管教、要求非常严格,有很高的期许;他们缺乏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需要和感受,要求孩子必须遵从父母,不接受民主的商议。
为了监督女儿英子学习,甚至在女儿房间面向客厅这边做了一面透明监视窗,俨然一个审讯室。
高考誓师大会每个人要写梦想放飞气球,英子的梦想是航天,但是妈妈告诉她你的梦想就是高考,你就写要考700分。好令人窒息的操作!
考试考了第二,妈妈愁眉苦脸,表示有什么好高兴的。这样打击式教育的家长在中国不是少数。
看到最气愤的是,妈妈说你是我的一切,你有压力有烦恼可以找同学找朋友吐槽,可是妈妈只有你。
这句话当场就想反驳,谁限制你找朋友了,你完全可以去找新的男朋友,你连自己都放弃了,还要求我努力。我只是一个孩子,我不该背负你的人生。
你过不好是你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道德绑架孩子。
我一直不是很强调感恩教育,而是希望儿子明白,妈妈生你妈妈养你是因为妈妈喜欢你,妈妈愿意陪你长大,你不用有负担,你就过好自己的日子。
爸爸妈妈的生活问题爸爸妈妈自己有办法。
长期生活在这种独裁式家庭里的孩子,鲍姆林德说,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情绪焦虑、封闭自己、不快乐、有自卑感。
英子就是这样,再也忍不住了,选择跳海。
还好电视基调是小欢喜,宋倩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开放自己,愿意去看心理咨询。
医生告诉他们,英子的抑郁症根源在亲子关系。而导致亲子关系畸形的还有个重要因素是婚姻关系。
看完医生,宋倩和英子爸爸乔卫东也慢慢开始修复两人的关系,看着爸妈重归于好,英子也一天天变得开心起来。当她考了15名,妈妈还学会了夸她。
但是现实生活里,又有多少父母会一直偏执下去?
取一分宋倩,是取她的愿意反思,愿意开放自己接受不同观点。育儿路总是不免走错,能兼听则明,及时修正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妈妈八岁了
一直喜欢这段话:
我的妈妈今年8岁了,
我之所以说她8岁,
是因为生下我之前,
她只是一个女孩子,
生下我之后,
她才是一个妈妈,
我今年8岁了,
所以我的妈妈也8岁了。
每个妈妈都不完美,但是都在努力完美,你在学习成长的同时我在学习怎么陪伴你成长。
我也不喜欢歇斯底里的自己,吼完你的时候又非常自责地赶紧抱抱你。
我也不喜欢事事控制的自己,看你隐忍难受的样子就觉得为什么要让你失去快乐的权利。
我也害怕以后会说出“为什么要生你”,“你是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我想我有一个目标,不管你多大,我们都能平等地沟通。
总有人说,你这样用心对待孩子的儿子奴妈妈,等孩子大了,你也是操心的、离不开儿子的。
这是一种粗浅的认识,真正的爱是放手、是尊重、是自由,我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育儿、教育、亲子陪伴,目的不是黏着你捆绑你,是想要找到一种方式让你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这是我爱你的方式。
现代社会开始逐渐认同个体的价值,弱化age hierarchy(年龄等级)的概念,80后的父母越来越倾向权威型的育儿模式,在爱的基础上提出可以解释的要求。
我如此爱你,但是我依然允许你玩脏泥巴糊满一地。
我如此爱你,但是我依然要让你坚持摔了自己站起。
我如此爱你,但是我依然会让你学会懂得生活要自理。
我如此爱你,但是我将来依然会告诉你怎么自主高效学习。
我如此爱你,但是我依然要教你如何接受越来越远的分离。
我希望我对待你,温柔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