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现在打开手机,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关于孩子,出门听到最多的也是孩子。那么你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了吗?
正好今天打开手机看到一则新闻:“他们忘来接我了”!小学生到派出所求助,民警轮流辅导作业。新闻中小男孩放学后家人忘记去接他,自己到派出所求助,还自觉在派出所写起了作业。
面对这么可爱的孩子,我不仅想问他的父母怎么就忘了呢?我们在孩子的成长中应该如何做了?
正好最近在看冯真写的《孩子,愿你健康成长》,里面就介绍了作者关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用到的一些方式方法。
作者:冯真
作者冯真,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大学,获机械工程系硕士学位,香港震雄集团上市期间协助市务董事负责市场工作。后在广东创办工厂经营多年,北迁至京后于国家前二轻局供职,随后搬上海出任瑞士汉欧华精密机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北京崛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从是顾问咨询和管理讲座、培训工作等工作。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是环绕作者为人父后对小孩儿"教与育"的观察和感受,对"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条式单一理解失败后的感悟,对大人与小孩的教育与被教育的感触,对人性中以上压下了权威心里的感慨,对跟随家庭教育而来的各种茅盾的感叹。
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是双轨而成,其一是对小孩现实观察的记录,其二就是作者对人生的一些体验。
读后收获
本书从四个方面"小学,中学,大学,人生感悟"来探讨孩子的教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阶段的"三岁定八十"和"教之道"这两篇。
收获一、三岁定八十
古话说"三岁看老",它是古人为我们总结的智慧结晶。孩子三岁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爱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大人怎么教,孩子便怎么学,是培养孩子的关键时期,而父母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的言传身教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忽视。
我家孩子从两岁半开始,每天晚上睡觉前半小时雷打不动的看半小时书,在上小学前,我会陪着他,上了小学后,他自己看,一直持续到他小学毕业,直到现在只要他有时间,他就会拿出一本书来看。现在他的阅读量都已经远远超过我了。
收获二、教之道
关于"教之道",文中作者指出教育孩子应"因人而施,因时制宜,松紧适度,情理兼备"。
每一个孩子或因基因因素,或因环境因素的影响,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先找到孩子(或父母自身的)特点,根据孩子的特点在教育时给出正确的引导,做到"因人而施"。
在孩子成长变化的过程中,还要在不断变化,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也要实时的做出调整,做到"因时制宜"。
教育也不是一刀切,一味的逼迫,他需要松紧适度,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关注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做到"情理兼备",在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不用跟他讲道理。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经常会说"等你长大了自然会知道",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呢?
不,不是因为他长大了才知道,而是他从别的地方学到了。但是当孩子从其他途径学习到时,有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危险或不公,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只要知道的道理,一定要及早和孩子沟通,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低能。
在讲道理时,父母也要给予孩子真诚的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情""理"结合,才能淡化不理解,抚平创伤。
作者的这个理念和我不谋而合。
从我家孩子出生起,不管我为他做了什么,我都会和他说明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比如婴儿期的按摩,是为了促进生长发育;加辅食是为了补充营养,锻炼肠胃;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明白道理;到后来收拾书包,整理房间,再到后来做饭洗衣等等。
现在孩子已经初三,我和孩子经常交流,孩子三观正,生活学习习惯良好,没有让感觉到其他家长常常抱怨的叛逆期。甚至有时我想独处,他却非要追着和我交流他的想法。
作者在书中介绍的一些方式方法都和我不谋而合,因此推荐年轻的父母,或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人读一读这本《孩子,愿你健康成长》,你一定会收益匪浅。
齐帆齐书评影评私教课,第3次作业1557字,累计370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