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飞快地过去了,而我总觉得大家聚在挂满中国结的礼堂里开学期最后一场家长会仿佛就在昨天。进补习班之后日子总是比之前过得快一点,而之前暑假时也是一样,大概出于上过四个小时一门科目的补习班的缘故,这次连难捱的前几天都销声匿迹,学习过程是一番的一帆风顺。
学习的时候时间也过得很快,这是我人生中首次悟出这个道理,也许有人会觉得浅显。但对我来说,从前只有在经历巨大转折后蓦然回首,或是在娱乐上消耗光阴时才能感到隔着巨大时间差的难过。从小学进入初中的第一整年我都是失魂落魄的,而打开游戏想着“再来一盘就睡”然后对着屏幕清醒到天明的经历也不是没有。但这次不一样了,前两天我还能骄傲地说自己写作业够快,到了后来开始考试的日子,原本的生物钟终于如洪水般崩塌。达到峰值大概是在学力学综合题那几天吧,两个小时的晚自习对于仅仅一科物理都捉襟见肘,仿佛时间根本不值钱一样,下晚自习到半夜那两个小时也很快就过去了。抱着练习册在宾馆台灯下解一个整体代入的多元方程解到凌晨,有时能解出来,有时要对着搜题软件把屏幕看破也没有结果。决心去睡觉,躺到床上,又翻来覆去地失眠。合住的那个女生总是睡得比我还晚,有一点灯光我就不习惯入睡。她在那边总结数学题,我用被子蒙住头,死死地阖上眼皮,于是满脑子都是白天老师讲课的声音,就像留声机吱呀吱呀地转,眼前全是数字字母和符号们。也有的时候眼前浮现出一道之前没能做出来的题,在我的大脑里萦绕,久久不去,叫我想要令他们消失不见也无能为力,就这样胡思乱想还能误打误撞出几道题的正确答案来。这种感觉有时困扰我不得安眠,又会让人联想到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然我不希望自己是整日只思考学习的人就是了,我也不是想阐述作业的多,平心而论,题量并不多(只是难而已)。只是这种体验实在奇妙的很,宁静的夜里,你一个低头一个抬头,分针就在表盘上转了三四圈,而你全然不知。这种时候时间过得比我打游戏刷社交网络时还快,在经历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
进步总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五个月前的我还执着于娱乐、轻松、五彩斑斓的笔记,在房间里拉上灯开始研究小说,有时连自己的梦想也抛在一边。角色们还那么真实地在我文档里活着,我却将他们抛在脑后,有时很是觉得惭愧不已。现在我却真的是一心向上,怀疑的只有为什么自己从前如此不坚定,要知道逝去的时间里我有太多太多可以做的事,这里所谓逝去的时光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五年前。
补习班里虽然比较累但还是有很多轻松愉悦的时光。课上到一半来了个动静非常大的学生,我们问他是从哪儿来的,他上来就是一句“哈(三声)西的”。我们目瞪口呆地追问哈西是哪里,他非常流利地蹦出这样一长串字:
“哈尔滨西火车站啊。”
“我们问你哪儿的人,你不说你是哈尔滨的,告诉我们你是火车站的??”
“哈尔滨西火车站就在哈尔滨啊,我就是从火车站来的呗,火车站简称就是哈西呗。”
一天后,哈(三声)西成了他的代号。
他给人的印象真的特别深。先前也有提到过他动静大,他来的第一天坐到了一个还算比较乖的男生同桌,化学课上一算出结果就大声地嚷嚷。他的世界里的声音计量方法似乎和我们这儿不太一样,因为他起个身,翻个书,都仿佛跟着噼里啪啦的背景音,全班同学都会因为他的一举一动而屏息凝神片刻。自带扩音器的人就是清新脱俗。
大家混熟了之后日子就非常好过了,你知道他是什么性格,他也知道你喜欢哪家的外卖,每天的生活循环,循环,但又有所不同,晚上陪你在教室里开夜车到保洁阿姨来催的人不一样,中午同你一起等外卖的人也不一样,晚自习之前大家都到来了,认老乡的认老乡,互相搭讪的互留电话号,隔着个会议桌其实是风水宝地,中间提供听课和聊天两方面的绝佳视角也是极为难得,只是出去稍有不便而已。我虽然坐在偶尔会被挡住的位置,但也还算不错,本身对这些虚的东西也没想过争来争去,大家都一样,真的。
这次还有一个相当好的设定是宾馆,因为和教室上下楼,因此多少天都不用离开这座楼,早上拿上书本下楼上课,晚上拿着书本上楼学,饭点外卖解决,实在是太惬意了。以前从没想过可以有这么便捷的学习环境,这实在是节约时间到不能节约,一切为了学习开道的节奏。
其实我很喜欢在这个补习班上课。这样说其实也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补习班,我本身是并不喜欢的,直到初三之前我都没有在任何地方补过什么课,要说这还是开了先例。但这儿和其他的就是有所不同,因为这里是全国各地的学生,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今年夏天可以一直待着这里,可背后是自己生长十几年的家乡,在这陌生的城市里,我们都将一样举目无亲地度过这三年。坐在这里的时候有强烈的归属感,只有这时候让我清醒更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有什么摆放在自己前方。有天晚上测了物理,于是晚自习的时候,不大的教室里真是坐满了人,我们在努力地写作业,老师们就坐在教室后面批卷子,教室微冷,非常安静,虽有人都在努力,我爱死了这样的感觉,让我手中的笔都能更快上几分。
前两天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了大脑里那根弦,就开始考虑参加接下来课程的想法,和老妈不约而同,随即一拍而和。她的动作比我快多了,早就准备好了后续工作,我都不知道她动作为什么这么快,已经在我面前铺好了康庄大道。我真是相当佩服也是感谢她。就这样我俩用一分钟敲定了一件对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内心竟然毫无波动,我想象这一刻想象过很久,以为自己会失态等等,却没想到会是这样。这种顺应力算是证明了我真正地长大。
就这样,我与两年半以前一样,又踏上了即将告别过去的路,我觉得那时候的我真的非常有意思,现在再看简直不敢相信那是我,现在我和那时候相比,实在是活得无比陌生。不过再怎么讲,现在的我还是比那时候强的,这就让我足够欣慰了。我又想到之前那个决定,为什么如此坚定,大概还是出于我终于意识到我的定位的原因。这个假期我深深意识到我应该属于哪里,和我从前构想的有一些不同。我在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存在了这么久,而现在我终于要回去,回到我们注定要头破血流才能挣扎出一条路的地方。但这又是命中注定,有些人生来就属于这里,根本不是别无选择的问题,当时机来临,你只会这么选择。我只是回到这里,而不是从其他地方拜访而至。这是归来。
长大了之后总会考虑生命的问题,虽然这样的问题我总是不愿多想,但有的时候也忍不住不去想。我想生命循环往复,在我年少的时候,生命总是鲜活有趣的,每一天都有光辉灿烂。而现在越长越大,觉得生活趋于平凡,每天都是简单的轮回,被外物驱动,再也找不到那时候胸口的滚烫和从心底产生的兴奋。我无论去做什么都仿佛失去意义,尤其是在不能写文章的时候,唯一的梦想存在都被剥夺,我还能想什么?还能做什么?我知道无论是谁都将泯然众人,这件事如果想深了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你无论做什么都是在重复这个现有社会框架里前人已经反复过的事,这样一想就觉得生与死根本没有区别,我尚不怕意识消去,那时候你再害怕也不会发出声音了。成年之后更是如此,我不知道还能活出点什么特别来。
初三之后总会产生这样负能量的想法,可他们都只存在于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角落,因为我还是一个很爱活着的人。爱这段生命,爱生活,爱他即使循环往复即使让我难过让我失落让我气到用头捶墙。趁着我还在不用担心温饱的年岁,多做些我爱的事,多冒一些险,多握一些人的手,多向年少时梦想的过的方向望一望,这就是现在的我。我要让自己明白那些令我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的事本身恰恰是有意义的,这是每一个到我这样的年龄的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没什么好为此伤感,想到这里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上面那样的想法了。
想到过去和未来的这些时候我总会联想到青春,这仿佛是一个连锁的过程,青春有无数种抉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度过这段漫长的旅程,因此从一开始这就无关正确与否。对于那些愿在这段年华里如花似玉绽放的人,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我和他们的关系几乎凉薄如水。我上百次、上千次地觉得青春已经在2014年夏天我坐在铁丝网旁伸向阳光的指缝间流走、死去,可我隐隐有了这样的感觉——我觉得我的青春还没有死。也许我对这个词的理解又上了一步。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活成这样:七岁的时候,我觉得七岁是最好的年纪;十五岁的时候,我觉得十五岁是最好的年纪;四十岁的时候,我觉得四十岁是最好的年纪。
如果能这样的话,我大概没有任何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