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逗 图/花瓣网
1
▼
晚上和闺蜜一起去甜品店吃甜品,两个人点完之后等着服务员上餐品,我的眼光被坐在前面的一对母子吸引了,倒不是妈妈有多高贵典雅,而是坐在妈妈对面的女儿那种认真组装积木的专注吸引了我。
她看起来应该是有6岁左右,一边看积木的组装说明书,一边在匹配各种零部件,那种专注的神情,和在一边玩手机刷朋友圈的妈妈形成强烈对比。
我看到的是三个不负责任的大人,和一个努力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妈妈坐在女儿对面,一直在刷朋友圈,手没停过,她也没抬头看看女儿做得怎么样,更别说指点一下。
唯一一次的眼睛注视,是因为她要在朋友圈发个小视屏证明自己的女儿在组装积木,然后找各个角度录,女儿满足了她发朋友圈的炫耀感,是的,她很乖巧,不哭不闹,只是玩自己的玩具而已。
什么叫做孩子成长的陪伴?什么叫做参与孩子的成长?不是两个人坐在旁边就是陪伴,你刷你的朋友圈,她玩她的玩具,而是你们彼此有互动,眼神有交流,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关爱呵护,她感到自己被关注了,这才叫合格的陪伴。
2
▼
另外一个女的,可能是她妈妈的朋友,也认识小女孩,在她组装得很认真的时候,老是用腿去蹭她的屁股,把她的帽子故意掀起来,然后去逗她。蹭她屁股,如果小孩子可以告大人性骚扰的话......
在女的弄了几次之后,小女孩有点不耐烦了,跟她说:“你走开!”,女的就说:“你这小姑娘怎么这么没度量,真是小气!”
这是什么逻辑?明明是你打扰了人家,人家不待见你,变成是人家小气了?我觉得就应该在这个女的化妆的时候,小女孩也这样去骚扰她,然后说:“阿姨你真小气!”,这样她才能感同身受。
小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能知道大人是不是善意的?是不是有意想欺负他们的?他们只是不被大人所重视而已,他们也有自己的感情色彩,你的尊重,他们依然能感受到。
3
▼
另外一个男的,应该是小女孩的老乡,我听他们说起自己的家乡话,本以为这会是一个善良的叔叔。(啊!成年人的世界真的太复杂了,老想欺负小孩!)这个男的,拿起她组装好的火车,可能是由于没用胶水粘住,结果一拿起来零部件就掉了。
尴尬的是,这男的,居然不会组装回去。
他讪讪地放下,再次拿起另外一个组装好的积木,结果,还是又掉了......
我看得尴尬症都犯了......
如果你不会,麻烦你不要打扰,更不要去搞破坏。
4
▼
我过去跟她聊天,蹲下来跟她说“你组装的积木真好看,宝贝你真棒!这是你妈妈买给你的吗?”
她点点头,她妈妈突然抬头说话了:“这是在超市买的,100多块钱,如果是在乐高买的,这个型号的,价格要上到1000多,先给她买便宜一点,以后再买贵的。”
在她旁边和她聊了一会,帮她拆开一些难撕的包装袋,我问她,“宝贝啊,你等会组装好了,你怎么带回家啊?你组装好了之后,原来的盒子是装不下的”
她沉默不回答,可能是还没有想好方案吧 ,我继续问她,“那你愿意拆掉,放在盒子,回去再重新组装吗?”
她摇摇头,说舍不得。
在她组装了一套小餐桌之后,我跟我身后的小伙伴说,我出去一下,很快回来。
大概15分之后,我给她带回了一个箱子,拿给她,跟她说:“宝贝,这个箱子给你,等会你可以把积木放在这箱子里面,这样就不用再把积木拆掉了,你把箱子带回家就好。这箱子就是丑了点而已,你别介意哈”
她特别开心,发自肺腑跟我说,“谢谢姐姐!”。脸上的表情,有一种甜蜜的幸福,还有信任。坐在旁边一直玩手机的妈妈,好像有点不好意思了,她突然想起来确实是忘了考虑这一步,应该给女儿找工具把组装好的积木装回家。
彼时我的小伙伴已经吃完甜品了,她走过来的时候,顺便用叉子夹了一块芒果班戟递给小女孩,说请她吃。
小女孩不知道能不能接受,她看向妈妈,妈妈点头,示意她可以接受,说,“还不谢谢姐姐?”。
女孩子很害羞地接过小伙伴的班戟,甜甜地说了声“谢谢”。
她对善待她的人,报之以感谢,证明她还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啊。
5
▼
回去的路上,小伙伴问我箱子哪里来的,哈哈!其实也没什么,我这是借花献佛了。
其实,我出去找了几条街还有几家门店,问他们有没有多余的箱子可以给我,他们可能是真的没有,也可能是有也不想给。
第一家老板人特别好,我特别感激老板的善良。那是一家高级餐厅,门外叠了好多啤酒箱子,有珠江啤酒和雪花啤酒等等,我左看右看搜索有没有空的啤酒箱,很可惜,全部都装满了空啤酒瓶。
坐在我旁边的人,一男一女,可能觉得我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干嘛,男的就问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吗?”
我说我想找一个箱子,您这边有没有多余的空箱子可以给我?他说,你等等。然后我就看到他去店里面找了,原来他是店老板啊!
我看到他真的在各个角落都翻一翻了,还去内堂看看,很遗憾他没有找到。出来他跟我说,真不好意思啊,暂时没有,没能帮到你。我赶紧跟老板表示感谢,然后又去隔壁几条街转转了。
有一种善良,叫做我想尽我所能帮你,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6
▼
终于看到一家好像有希望有箱子的店,那是一家还在装修的店,我从外面往里面看到很多货物都还堆放在地上 ,有的还没有拆开包装袋。
11点多,老板也准备打烊了,我赶紧跑过去跟老板打招呼,“大哥,您好!您能不能给我一个箱子。”老板问我,你要箱子干嘛?要多大的?我这里有的箱子已经拆掉了,你找一下还有没有合适的?
我说:给小孩子装积木的,积木比较大,不方便放在袋子里,用箱子装就不用把积木拆掉了。
老板说:“你小孩啊?多大了?”
我说“6岁了。”
老板好像被我的一番“母爱情深”感动了,他说你自己去里面找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我把全场搜索一遍之后,发现没拆掉的箱子真的都不合适,太庞大了,不方便携带,都可以用来装我自己了。
把最后的希望放在地上那堆破烂的箱子,我看得出老板是已经都打包好了,准备拿去扔掉或者拿去卖什么的。我翻了一个稍微好一点,只是那个箱子少了三分之一,不能封起来,就跟鸡蛋削了三分之一这个蛋已经不完整了一样。
老板也在旁边着急,他没想到解决方法。我跟老板说,要不把这块板重新规划四部分,把多余的剪掉,这样就可以拼接了。
老板也觉得可行,然后就去找了胶带和一把小刀,我们合力整这个不完美的箱子,封了一遍之后,老板觉得后面应该再加固两圈胶纸,他毫不吝啬地在箱子继续封了胶纸。
最后,我们一起动手完美地制作了一个箱子,虽然丑了点而已,用还是能用的。
临走之前,我跟老板说:“老板,生意兴隆,你人很好,祝开业大卖啊!”老板跟我说:“快去吧,别让你闺女等太久。”
陌生人之间不求回报的帮助,在冰冷的冬天特别温暖,像一道光,穿过了层层隔阂,直达心里的角落。
只是,我却莫名地很心疼那个小女孩,那些本应该爱她的大人,都用错了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