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造假水平如何?
自古以来,国画的学习过程就是从师古人作为开端,在不断的吸收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再通过师造化,兼收并蓄以形成自有风格。所以历朝历代的杰出画家作品,常被临摹也是在所难免。
首先,了解一下字画造假需要跨越的几道关口
一:绘画内容相似度,从笔墨技法到气韵生动(这需要作伪者有高超的绘画水平)
张大千先生是业界所公认的全能型画家,山水,花鸟,人物,花卉,各种题材均有涉猎,工笔写意均沾,且收放自如,晚年因患眼疾,又独创泼墨泼彩技法,被大师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之美誉。所以,绘画能力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张大千早年学石涛,八大山人比较多。由于勤奋临习,加之对前人名家字画的渴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惜以重金购买到石涛等古代名家字画的墨宝,供其研究欣赏,使得其绘画技艺更加炉火纯青,故其仿制的石涛作品,常使人真假莫辨。
左侧石涛 右侧张大千仿
其二:书法提款(应该是更难的一关,至今很多仿画者,也未必敢亲自提款,往往是先找人提款成功,再仿画)
无论是描摹还是意临,提款都是非常难以模仿,毕竟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是长期养成,每个字书写轻重缓急的规律即使研究透彻,但当真正临摹的时候,也不容易轻易改变。何况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性,稍有不慎便僵化刻板。
其三:印章的一致性(古人均为手工刻章,要做到丝毫不差,难度不小)
科技发展至今,已经可以在印章仿制这个环节,做到效率和效果的超越,而不需要再手工刻印仿制
其四:作画材料以及装裱做旧
一直沿袭传承的古法造纸,使得各棉料,皮料,净皮类的宣纸获取,应该不算太难,或许还能收集到一些老纸加以利用,清初石涛的年代离张大千的年代有200多年,而张大千的仿作至今也差不多100年,就算张大千当时的仿作不用做旧,到今时今日,也会自然老化变色,从而失去新画的火气。
所以无法看到当时伪作的做旧水平,不过从当时的多位画坛名人打眼的故事来看,至少从画技上,已被征服
对比一下,下图八大山人的纸本作品旧气颜色更深,同时纸本存在过度色,墨气更沉
八大山人
而下图张大千的仿作旧气颜色相对较淡,画面颜色整体比较统一,墨气相对更亮
张大千仿
所以,以张大千的绘画水平,以及他所拥有的真迹作品数量之多,作为参考,再加上自身的名气和人脉,寻找到近似的作画材料,配上能工巧匠做一幅高仿字画,应该体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我是书画大夫,每天都会给大家分享关于书画装裱,鉴定或收藏方面的原创内容,如果你喜欢我的原创作品,可以先关注我的今日头条号:书画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