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年,也是我从教二十五年、党龄二十五年的时间节点,有着特殊的意义。其实在寒假中就开始酝酿,已过不惑,该知天命了,是不是给自己留下些什么,原打算生日那天得有一个隆重的庆典,结果忙忙碌碌中竟把这件事给忘了。遗憾归遗憾,觉得也得写些文字,梳理经历。
回顾二十五年来的教育经历,我已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化为每一天行走在校园的教育故事,虽然岁月年轮已不知不觉走进不惑与知天命的天称间,但热爱教育情怀一直深深滋养着我的职业生命,也成就着我的教育梦。
师范毕业后,我在镇中心小学任教。小学七年任教经历后,由于中学教师缺编,我和几位老师被选派到一墙之隔的镇第一初中。虽然一墙之隔,由于那时初中有早晚自习,有中考任务,教学压力会相对大些,家人朋友都劝我别去。我却不以为然,为什么不行?更丰富的教育教学经历体验才能有完整的教育人生。几年后,发现问题了,教师资格证不符,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缺失,编制资格不符、经历不足致使自己好多年不能参与职称晋级。
为了顺应当时从教经历要求,我就自愿从中心初中调到了农村小学,开始了农村从教路。又是一个漫长的七年:中学任教经历、农村任教经历,毕业班经历,还有十四年的班主任、循环教学的经历……只要学校、学生需要,就没有份内、份外的概念,就不计付出、不计报酬的做好。当时我的校长跟我谈话,让我参与学校管理,任教导主任,主抓课改教研。一个班语文课,常规的听评课,探寻教学模式,修订教研方案,策划主题教学研讨会……没有经过任何的教育教学管理培训,感觉自己倒也特别能适应学科教学研究,做起来也得心应手。后来遇到镇内副校长岗位空缺,就竞聘了副校长岗位。
刚任副校长时,我为自己在学校管理方面知之甚少感到惭愧。我惭愧的不是我的无知,事实上大多数初当校长的人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与我一样,显得并不是很专业。只是担心自己教学业务不够专业,担心缺乏成长的动力,总觉得应该不断地学习成长,突破自我。
基于当时我所在的农村小学,拥有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捐赠的一个小小的叫“桂馨书屋”图书室的优势条件,加上以前没有真正主持研究过课题的遗憾,就开始想在师生“读书”这件事上下功夫。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我和学校的部分语文老师,和校长及中心校的领导交流意见后,就着手准备深耕课题研究,期望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课改教研和教师成长。记得当时校长大力支持,亲自扛来木梯,爬梯拉线建网,为我办公室装了一台座机电话,实现电脑随时上网,便于协调沟通、查阅资料。他带我们课题组成员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向做过省级重点课题的教科研主任请教,还为课题组借了十几本有关课题研究的专著分发给大家。
感动之余,我就认认真真的按照课题范式着手组织研究,开始就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课题组不仅调查了我们学校的一至六年级,还包括全镇的其他农村小学的部分年级,接着整理了问卷,选定“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课题。
用心专注、持之以恒总会遇到额外的奖赏,第一次申报课题竟然立项成功了。十几年前,这样高级别的教研课题在一个农村小学立项成功,当时在全镇应该也算是破天荒。之后我就紧锣密鼓的组织开展了具体的研究工作。一学期后课题组为真正推动全镇农村学校“书香校园”、“亲子共读”行动,申请组织组召开“让阅读成为习惯”的课外阅读现场会,推广课题已经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现场会由于教研主题在当时独树一帜,参与范围由全镇扩展到了全县,获得圆满成功。
大约一周以后,其他镇也召开教学现场会,全县中小学校长参与,我被县教研室点名在全县的校长会上就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做主题发言。这是我第一次在全县范围内分享学校管理的一些做法。就在那一年暑假,接到教育局的通知,经过组织谈话,被调到新建的育才学校组建班子,参与组织招教、招生,建章立制,筹备开学。
我总感觉,自己是由于执着用心,一不小心“掉进”了校长队伍。当我慢慢成长为有点校长的样子时,才明白,学校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校长,而是需要很多会操心、能干事的人,学校管理涉及的面儿很多,意识形态、教学课改、教师成长、立德树人、活动策划、财务基建、制度师资、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创建迎检、品牌特色……学校的发展是靠一帮能干事、会干事的管理团队和一批有智慧、愿奉献的教师团队,与校长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既然从“班级管理”遇见了“学校管理”的角色转换,那就义无反顾、不辱使命。这一干,就是十年。
行走教育之路二十五年,唯一沉淀的,就是热爱教育的情怀。我的父母都是教师,接触最都多的人就是教师。而就在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的前几天,在那个麦收时节,父亲的骤然离世,让我认识到生命原来一直都是残酷而现实的,觉察到了人生中无法承受的重。至亲的人给了我死亡教育,让我真实感知人世间、多歧路,知道了再平凡的人生也要尽自己所能去努力,蜕旧变新,不枉人世间这一遭。
毕业第一年,刚刚分配到我的母校,也是父亲、母亲工作的地方。县教育局已经退休的孙顺通局长主编了一本书《耕耘者之歌》,收录的是县内已经逝世的教育工作者的生平事迹。当时我被通知写我的父亲。清楚地记得,我是一边含泪翻阅着父亲的遗物:他留存的部分手写材料和一本本荣誉证书,一边问了母亲好多情况,一行字两行泪的回忆父亲的教育经历。那一篇文章的写作过程真是痛彻心扉啊,但也感召激励了我好多年。毕业第二年,我参加全县优质课大赛得了一等奖,由县教研室点名作为教坛新秀,在县文化宫大礼堂为全县小学语文教师作了教学观摩课。毕业第二年经过学校量化积分获得了县政府颁发的“优秀教师”的荣誉。那些年,一次又一次被认可的经历也更促使自己,让努力成为一种习惯。
经历过,才懂得。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是优势与短板并存。所以,只要你足够的努力,有足够的经历,额外的奖赏总会在一个拐角与你相遇。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人的生命力,无不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所以,每个人的一生中肯定会遇到挫折,而每一次挫折都是一种生活的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是必要的经历,经历是生活的一种懂得,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铭记,懂得在梦想中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