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伟大的诗人说:“你不要做时代洪流中的妥协者,你要做逆境中的英雄,要从时代的这场大漩涡中,或者跟那群七步向前的行尸走肉的人们背道而驰。这才是真正的不屈精神。而回到现实之中,有些人可能只能当漩涡中的蚂蚁,无能为力。他或许先改变自己,但自己却不同意。
孔乙己就是这么一个人,无论他的角色真假,鲁迅绝对塑造了一个内心及其矛盾的角色。而他的命运为何如此惨淡?一只鱼最后沦落到死都无人知道的地步?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孔乙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应该可以从这篇文章中分析出孔乙己可能是个由外在包袱的人,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个穿长衫的人,也就意味着自己是有更高身份的人。课文中的滴滴,包括他看不起穿短褂的喝酒的人 ,可是即便自己穿的是大褂子,但自己还要维护自己的身份,并且极其的累。中他的身体就可以看出来他不像那种富家贵人,包括他的穿着没有那么干净,这说明了,他自己就不是那种附加有钱人。并且还靠偷东西而维持自己的生计。自己还认为自己很有知识,要时刻给别人分享。
但是每当他给别人分享的时候就可以暴露他另一个弱点,就是抽象的文化水平。从他的言语之中,仿佛篡改了孔子的金句。自己还不以为然,觉得那样很正确。
总之,从这些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他心里的主张以及他个人想要的东西。现在我们便在回答当初问的问题:他的这种惨状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我个人认为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他个人的因素,从时代的背景来讲,当时他想要当官,其实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他的个人水平还不是很高,所以当官这条路可以否。可是他要很想当官,还有很想把自己打扮成上层社会的人,而想要维持上层社会的这种身份,又靠卑微的手段去维持,时代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交杂的影响。
可是我认为他的个人因素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都抱有着一种从最基本的生存角度来说认为他的这种惨淡境地是由他自己的个人因素导致的,我认为这并不是。很多人认为你去做劳工也有点基本收入,喝上点小酒,顶多跟那种平民混到一块儿。
但我认为孔乙己是有着个人的问题,但是他的核心还是想追求一种更好的生活,这是极为难得的,难道他没有追求这种更好生活的权利吗?在任何时代,有这样想法的人的确是很少见,很难得的。这的确是他的优点,却恰恰给他带来了难处,正是因为如此,她才用很特殊的方式来赚钱,因为他没有实力去做有更高的赚钱工作。
或许这就是他的复杂所在,总之同意这种人是极为难得的,他也有自己的个人想法,毕竟在某种特殊时代有着特殊想法的人,或许可以把想法换作梦想,毕竟这个梦想难以实现,但他认为他一直可以持之以恒的去追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