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那天,我参加了教学能手初赛,最终我未能入围决赛,但是重在参与,而且我认为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
我来到现在的学校快两年了,从第一次被听课诸葛亮的《诫子书》到现在的《同甘苦,共患难》,我一共讲了6节课,全部都是传统文化。从第一次的满堂灌,到后来的希沃白板运用,从老版本到新版本,每一次都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没有可供参考的资料,全部都是自己摸索,尽管我成长速度慢,但是我就是不放弃,而且每次我都用心听,认真看人家讲课。
印象深刻的是上次参加课堂大赛,我正在等候的空档里听了五小的一位老师讲课,她的课件做得相当好,看起来就是传统文化课的味道,中国风十足,而且课件里面运用动画特效恰到好处。所以,这次我就用心搜罗一下课件需要用的图片。好课里面的细节都是美的,这一点也是应该慢慢追求的。这一次教学能手比赛中,振洋的字源和老少对比的几组图片选用的也是相当经典。图片选择需要花费心思,选取恰当的话能够迅速把学生吸引过来,迁移到我们预设的环节。
通过这几次讲课、听课,我认为一节好课一定是一个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整体,它就像一篇文章,有中心,有贯穿始终的一条线,板书就是画龙点睛,自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通盘考虑。比如说,振洋讲的《弟子规》,中心就是一个“孝”,无论图片,还是讨论的话题都是围绕它来讲。
当然,我在讲课这方面还真是小学生,毕竟自己是经济学毕业,对于如何讲好课着实需要下一翻功夫。这次讲课出了一个技术问题,插入的音频文件无法播放,回到办公室我就去请教刘霞,她给我做了详细解释,我终于恍然大悟,以后绝不会再出现这种问题。
成长不是一朝一夕,就像毛虫变蝴蝶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讲课虽然我不擅长,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修课,我相信,只要一个人始终保持学习,哪怕经历一次学一个心眼,她也会一次比一次变得更好。每一次经历,无论成败,都是通向卓越的铺路石,所以不管脚下的路是平坦,还是坎坷,都应该坚定地走下去,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稳。